疼的人要自杀
该病与三叉神经痛并列成为“疼痛之王”,患者在就诊时把这种疼痛形象地描绘为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闪电样痛,绳索捆绑样绷紧痛等等,这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时甚至肌注杜冷丁都难以止痛,有些患者疼痛难忍而自杀。
带状疱疹
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肿瘤等免疫力低下者。病程一般分为前驱期、疱疹期、恢复期和后遗症状(疼痛期)。如果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未能清除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约10%的带状疱疹患者可能发生后遗神经痛,疼痛时间常为几个月,但是也有长达5至1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逐渐上升,60岁以上发病率约为40%到50%,70岁以上可达70%。
二发病原因诸多因素影响
1年龄: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2早期疼痛越严重,发生率越高;
3皮损严重程度,水泡越多皮损面积越大,发生率越高;
4体温:早期体温超过38.5℃,发生率越高;
5皮损感觉异常:感觉减退越明显,发生率越高;
6性别:女性比男性发生率高;
7体液及细胞免疫水平越低,发生率越高;
8早期发病治疗越延误,发生率越高;
9伴发疾病:糖尿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剂等,发生率高;
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科普臭氧自血疗法是通过抽取患者80-ml血液,将臭氧以1:1的比例加入患者血液中,自体的血液通过与臭氧结合迅速发生反应,诱导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产生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沿同一时针方向晃动血液3-5分钟,然后把血液重新回输到患者静脉中。溶解在血液中的三氧量可以用被使用气体的体积乘以三氧的浓度计算出来。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10-20次。把经过氧化的自体血液回输,从而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充分发挥臭氧的医学作用,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调节身体亚健康。
医用三氧治疗带状疱疹
三氧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应用三氧治疗时,三氧可作为生理激活因子,刺激体内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三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能够迅速镇痛、显著地减少组织充血和水肿,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同时增加局部组织的氧供。一项临床观察指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三氧注射,可迅速缓解疼痛,对治疗PHN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三氧大自血疗法已经比较成熟。
治疗带状疱疹可能机制
①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白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起到激活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②抑制病毒生长复制的作用。
③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氧浓度、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④调节脑血管的功能,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叶雷等研究发现在常规的抗病毒、镇痛、增强患者免疫力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爆发痛次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段文字摘自《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年第22卷第1期
三氧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优势
有效
带状疱疹早期使用三氧联合神经阻滞进行干预能够对缓解疼痛,减轻抑郁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经济
用局部注射三氧及三氧自体血这种治疗方式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显著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看护成本,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对于较年轻患者来说,可以早日恢复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操作简单
药物联合神经阻滞及三氧大自血疗法,在PHN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大大降低爆发痛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简单易行,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案例分享
案例1患者xx男年龄:62岁
主因:右侧腰背部疼痛伴水疱5天,加重1天,疼痛性质为刺痛,疼痛逐渐加重,夜不能寐,诊断为带状疱疹。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免疫三氧治疗、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4天后水疱开始结痂,疼痛有所缓解,免疫三氧治疗15次后出院,结痂部皮色变淡,1个月随访无再复发,无疼痛。
案例2患者xx男年龄:64岁
主因:左侧腰部及腹部带状疱疹疼痛15天收入院。
现病史:15天前左侧腰部及腹部出现疱疹。疱疹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和腰部,受累神经主要是左侧胸11、12、腰1神经,疱疹分布范围广,疼痛剧烈,多次输液抗病毒等治疗,即使口服强效镇痛药疼痛依然无明显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治疗。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5天后疼痛有所缓解。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15次后出院结痂部皮色变淡,后期回访;无再复发,无疼痛。
图为患者入院时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大小不等的水泡遍布T11-L1神经分布区,局部出现感染灶,有些区域出现破溃,疼痛区域涂抹了药膏并出现了过敏现象,患者既痒又痛。
就医指导
地点:医院门诊楼三楼疼痛科
2号楼18楼疼痛科住院处
健康()
()
医院疼痛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