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感染后一般有7-21天的潜伏期,前驱期很短(皮疹出现前24小时)。患者从前驱期一直到所有皮疹结痴愈合都有传染性。水痘是自限性疾病,一般7-14天后痊愈。
二、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该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增值,且对人有传染性,存在于患者疱疹的疱浆、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传染性强。
三、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传染性强。任何年龄均可感染,1-5岁幼儿发病为多。在小儿集体机构中解除后,易感者80-90%发病,因此必需严密隔离。
四、水痘的特征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需注意,这种疾病会发痒,病情发展成水泡时,尤其巨痒难忍,小心别手抓挠痒,抓破了里面的脓性液体感染更快,并且这时候有可能留下疤痕,像天花留下的麻坑一样的,对容貌和肌肤影响巨大。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五、病发季节1、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
2、出水痘时的症状:潜伏期:10一23天,多为14一16天。
3、前驱期:开始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和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才出现皮疹。
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患者躯干和头部,为3--5mm的斑疹,12--24小时左右,经丘疹发展成为水疱疹,脓疤疹。在水疱疹和脓疱疹阶段有明显搔痒。水痘表浅而壁薄易破,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1--2天后中心干枯,红晕消失并结痂,痂可持续一周,继发感染时可持续数周,痂皮脱落后皮肤完全恢复,一般不留瘢痕。
皮疹在1一6天内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脓疱及结痂同时存在。皮疹分布呈向心性,躯干最多,其次头、面及四肢近端,远端稀少,手掌,足底更少。疱亦可出现于粘膜,如口腔、软腭、结膜、咽部及阴道,易破裂形成白色表浅溃疡、疼痛、预后不结痂。
水痘一般呈自限性,10天左右自愈,成人、免疫缺陷小儿和新生儿患水痘症状严重,常形成播散性和持续性水痘,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水痘传染性强,患病后及时就诊,加强隔离、直至全部疱疹变干,结痂为止。
六、如何预防水痘?1、预防水痘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凡没有患过水痘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水痘(有禁忌症、已患过水痘及接种过水痘疫苗者除外)。
2、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被褥、勤开窗通风”的良好卫生习惯;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4、衣着要适量,随气候增减,注意防寒保暖;
5、饮食要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保持充足的睡眠;
6、在水痘流行期间,尽量少到人多拥挤、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
7、发现自己有皮疹、发烧、头痛或咽喉疼痛等疑似水痘的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家长和老师,医院治疗,并避免与同学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七、如何做好水痘患儿的家庭护理?1、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尽量在家休息,水疱完全结痂前应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免传染他人。
2、注意保暖,用温水给孩子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因瘙痒难耐而抓破水疱,预防继发感染。对因水痘引起的发热,忌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在患水痘期间,要禁用肤轻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3、若婴幼儿染上水痘,可为其套上棉手套,避免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4、多给孩子食用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食物。忌食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
5、家庭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切断空气传播。
6、应遵照医嘱和学校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落实隔离治疗措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