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前驱期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而无前驱期症状。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口腔、咽部或外阴等粘膜也常见疹,早期为红色小丘疹,迅速变为水泡,随之破裂成小溃疡。有时眼结膜、喉部亦有同样皮疹。水痘皮疹数量较多,数百至数千个不等。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泡,从斑疹→丘疹→水泡→开始结痂,短者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水疱稍呈椭圆形,2~5mm大小,水泡基部有一圈红晕,当水疱开始干时红晕亦消退,皮疹往往很痒。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水痘皮损表浅,按之无坚实感,数日后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不留疤痕,痂才脱落时留有浅粉色凹陷,而后成为白色。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各项皮疹同时存在。当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机制障碍及继发感染等原因时,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为大疱型,直径可达2~7cm,易继发金葡菌感染和脓毒血症而死亡;疱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为出血型,可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肤大片坏死,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称为坏死型;病变播散累及内脏者称为播散型,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妊娠头三个月内感染水痘,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称为先天性水痘综合症。水痘愈后较好,结痴脱落后不留疤痕,并发症一般是不多见的,比较常见的有这么几种:(1)继发的细菌性感染。包括局部皮疹的化脓性继发感染、急性淋巴结炎、败血症等。(2)水痘脑炎。发生率极低,多发生在生病后的第三到八天的时候,病情轻重不一,症状和一般脑炎相似。(3)水痘肺炎。大多见于成人水痘患者或者是免疫受损的患者,大约是在出疹后的二到六天,轻的可以没有症状或者只是干咳,重者有咯血、胸痛、气急、发绀和发热等。(4)瑞氏综合征,一般发生在水痘的后期,伴有呕吐、不安和容易激惹。另外,心肌炎、肾炎、关节炎、肝炎等等都是很少见的。水痘患者怎样护理?
1.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2.定时开窗: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3.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医院就医。4.避免用手抓破疱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疱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引起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瘢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水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近期水痘发病率明显上升,再此提醒家长配合做好以下工作:1.应做好对传染源(现症病人)的管理。早期隔离,待皮疹全部结痂方能上学,患病期间不要到同学家里串门、玩耍。2.做好对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空气消毒,坚持开门开窗,保持室内通风。3.患者用过的被褥、用具等用太阳光照射、煮沸、84消毒等方法进行消毒。4.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平时应养成勤洗手、勤晒被子、勤换内衣裤、勤洗澡的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营养,提高人体的防病抵抗力。5.家长、教师配合每天检查儿童躯干部分有无丘疹、皮疹出现。6.如果自己的孩子患了“水痘”,为了全体孩子的健康,不要隐瞒,敬请及时告诉老师;并遵照医生的嘱咐,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隔离治疗至皮疹全部结痂并脱落,凭医院开具的证明复课。7.及时修剪患儿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嘱咐病儿不要用手抓破痘疹,以免化脓感染,若皮肤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家长接触患儿后要及时用肥皂洗手。8.注意患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9.对学校采取的必要停课措施,要充分理解,给予支持配合。根据水痘潜伏期,停课一般需要21天。停课后,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如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要及时报告老师和学校保健医。10.积极带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康巴什区第四小学年5月12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