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带状疱疹)
在中医文献中,蛇串疮由于其灼痛钻心、皮肤红斑、群集水疱而列入“丹门”;又因其好发于胸胁及腰部,故名为“缠腰火丹”。皮疹分布形如蛇,又称“蛇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诊断中的“带状疱疹”。
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伴剧烈疼痛的皮疹为特征的皮肤性疾病,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好发此病。但是,在现行各种压力剧增的社会中,带状疱疹的发病人群开始年轻化。下面分享一个26岁小伙急性带状疱疹
医案分享
TCMCASE
初
李某某,男,26岁。年12月13日初诊。
主诉:腰背部疱疹疼痛伴内脏疼痛2日
病史:2日前于左胸部出现针刺样疼痛,并放射至后背、腋下、随后至大腿内侧,随后背部出现数处鲜红色斑片,其上有成群水疱,疼痛剧烈,自己买了药膏涂抹无效。问诊患者平素喝酒较多经常熬夜,前几日做了精油擀背,当时背部有点辣痛并未在意,随后当晚开始以上症状。
现症:口苦咽干,纳食不香,浑身疼痛连带肋下疼痛,夜间痛甚难以入眠,二便调,情绪急躁。
查体:背部及腋下鲜红色斑片,其上有密集成群的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有些许水疱已经被抓破。
舌红胖苔黄腻,脉弦滑数。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中医诊断:蛇串疮(肝胆郁热证)
治法:清肝胆、利湿热
拟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疏肝散。7剂,水煎服,日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外用:因患者代煎第二次才能拿到药,当天还开了3剂外用的汤药回家外用。
*针灸:以肝胆经、脾经为主取穴,以清利湿热、疏解肝胆之气。
医嘱:忌口辛辣油腻以及酒类、忌熬夜
第二次针灸复诊时,内脏疼痛感已经几乎消失,三次针灸加7贴中药服完后随访已无碍,嘱咐患者再来付珍珍时因其出差工作忙再未来。
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遵守医嘱。
该患者年纪轻轻饮酒熬夜过度,饮食作息无度,造成体质下降,肝胆湿热,湿热毒邪循经外溢,泛滥肌肤而发。加之去做精油擀背时不慎弄上背部皮肤,湿热之邪趁虚而入,疼痛剧烈。治疗期间饮食作息禁忌非常重要,一定严格遵守。在此提醒大家,《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位26岁年轻小伙患急性带状疱疹就是个现实的例子。希望大家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谢谢。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感谢Wishyouhappyandhealthy~
祝您健康喜乐
欢迎大家留言、转发分享
做知识及健康的传播者
范医生健康
关于作者:
Dr.Fan中医范静
-跨界中医师,孟河医派丁氏第五代传承人,家传中医
-原童涵春堂医务高级经理、馆长
TCM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