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法治疗疾病有很长的历史,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中风口眼致喎斜,须疗地仓连颊车。”采用针刺治疗小儿面瘫,总能立起沉疴。
小儿面瘫口眼歪斜三岁男孩付弟弟活泼可爱、笑容灿烂,突然父母亲发现他的口眼歪斜,哭和笑的表情都很不自然。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小儿右侧面瘫。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外周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第VII对颅神经受损或病变导致其支配区域的面肌瘫痪,造成相应的体征改变。面神经麻痹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也不少见。小儿面瘫因其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年幼体弱,故临床可见面瘫日久,患儿表现哭笑表情异常。
激素治疗病情反复医生告知,面瘫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后遗症也较少,于是即予付弟弟口服激素及静脉点滴治疗两日。
对付面瘫,西医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维生素进行治疗,或者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过用药后,病情容易出现反复。
因顾虑激素的副作用,父母想给付弟弟改用中医治疗。很幸运,父母很快打听到集萃堂中医馆的杜艳医师擅长针灸治疗面瘫。
风邪入络筋肉拘挛当患儿初来集萃堂中医馆时,面瘫症状十分明显:人中沟向左侧偏歪,张口时嘴角明显歪向左侧,闭嘴鼓腮时漏气,右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畏光流泪,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右耳后乳突处压痛。
年龄虽小,但患病后付弟弟的情绪受到极大的影响,怕被同学笑,不敢去幼儿园,胃口也大受影响,精神状态非常差。
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风寒之邪气侵袭人体,面部首当其冲,风邪入络,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面部筋肉拘挛萎弛。
针刺治疗立起沉疴集萃堂中医馆的针灸科主任杜艳医师说道:中医治疗小儿面瘫一般采用针刺穴位,比起药物和手术治疗,能减少激素和手术后遗症对幼儿成长的消极影响。针刺穴法治疗疾病有很长的历史,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中风口眼致喎斜,须疗地仓连颊车。”采用针刺治疗小儿面瘫,总能立起沉疴。
疏通经脉理筋整复刻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杜艳医师指出,患儿面瘫是由风邪侵害,气血闭阻导致面部神经缺失濡养。
治则:扶正祛风、疏通经络。
针刺选穴:阳白、四白、下关、地仓、颊车、太阳、攒竹、合谷。
取穴中四白为阳明经穴,阳白为少阳经穴,攒竹为太阳经穴,均能调整阳经气血。采用针刺法,可疏通经脉,理筋整复。患儿常于上唇方肌和口轮匝肌部位出现肌肉挛缩点,触诊可及,考虑为气血不通、筋脉凝滞所致,故采用针刺训练模块挛缩点,以起到理气活血通瘀之效。
再配以温和灸,灸聪耳通窍,散内泄热的翳风穴和清降浊胃经气血的下关穴。针刺和艾灸并用,共奏奇效。
避风寒再侵忌冷水洗脸杜艳医师叮嘱家长,患病期间患儿不能用冷水洗脸,尽量避免再吹风受寒,出门宜带口罩保护,注意充分休息,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才能更佳。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付弟弟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前方已奏效,杜艳医师再加三诊进行巩固。治疗结束后,付弟弟的口眼歪斜症状痊愈,又恢复了灿烂自然的笑容。
早发现早治疗杜艳医师说:小儿面瘫因其病因与成人不同,且由于体质原因,易造成气血不足、经脉瘀滞,形成难治性面瘫,故需临床医生明辨病因,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面瘫所致后遗改变。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有异常必须尽快请医生检查并治疗。
集萃名医杜艳
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广西中医、中西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应用针灸治疗偏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中风偏瘫、慢性胃肠炎、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应用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单纯性肥胖等慢性、反复性发作性疾病;应用壮医药线点灸及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单纯疱疹、痤疮等皮肤病;应用腹针疗法、雷火灸、扶阳督灸调理亚健康。
开展项目:中医针灸、无痛腹针、雷火灸、放血疗法、穴位埋线、壮医药线点灸、扶阳督灸
出诊时间:周二、周六上午09: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