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某,男,80岁,左侧上额眉弓部位带状疱疹一月余,疱疹已消失,只留下深紫色斑点。自述疼痛剧烈,像火烧样、锥刺样、电击样,疼痛难忍。一月内从未停止治疗,但未见效果。查体面色黄,舌尖红,苔白厚,咽部红肿,体温正常,二便正常。
贴敷方案:感冒贴、消食贴混合后一分为三,分别贴敷阿是穴、太阳穴、印堂穴;大椎穴、双肺腧穴扁桃贴;中脘穴消食贴;神阙穴通便贴。
一天后疼痛稍减轻,三天后疼痛变成灼热感,连贴六天,身体恢复正常。
贴敷思路:
1、该患者带状疱疹后期疼痛难忍,如火烧锥刺电击,且患处有青紫色斑点,证属气滞血瘀,治宜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用感冒贴消食贴混合后一分为三,贴敷阿是穴、太阳穴、印堂穴。感冒贴中的大黄能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散瘀止痛。《药性论》中言其能“贴热毒肿”,《日华子本草》谓其能“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并敷一切疮疖痈毒。”感冒贴中所含乳香、没药、红花,均可活血通经,行气止痛。消食贴中所含木香、枳实、厚朴芳香走窜,可通过畅达气机、消除气滞而达到止痛之效。
贴敷阿是穴可直接作用于痛点,犹如神兵天降;太阳穴可清肝明目、通络止痛;印堂穴具有清头明目之功效,主治头痛、颜面疔疮等症。
2、舌尖红,咽部红肿,乃余热未清,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用大椎穴、双肺腧穴扁桃贴。扁桃贴可用于调理人体一切之热证,促进快速康复,其中含有的桔梗、牛蒡子等还有疏风清热利咽之功。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具有清热解表之功,其位于背部,邻心肺,还可宣调肺气,而肺上通咽喉,外合皮毛,故咽喉肿痛、皮肤红肿灼痒等症均可选用本穴。肺腧穴是肺脏之气输注背部之处,与肺脏内外相应,而肺为五脏之华盖,主气、主表,上通咽喉,外合皮毛,故该穴可治疗喉痹和皮肤方面的疾病,有宣热疏风、调理肺气之作用。
3、面色黄,舌苔白厚,且该患者皮疹消退后仍疼痛不止,乃体内有湿,湿性粘滞、缠绵,留滞经络则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治宜健脾利湿。调理方案用中脘穴消食贴,神阙穴通便贴。消食贴中所含木香、枳实、厚朴、砂仁等可健脾化湿,理气止痛;通便贴所含熟大黄、枳实、厚朴,如前所述,还有活血通经、理气止痛之功。
中脘穴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等作用;神阙穴有健运脾阳、和胃利肠等作用。脾主运化水湿,脾运得健,则湿邪得除。
(注:本文仅供健康调理专业人士参阅,文中所涉贴敷用品均为非药品,不能代替药品,贴敷调理不能代替临床治疗。)
秦西营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