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疑问:为何秋季易发皮肤病?
中医认为:秋季为燥气当盛之时,燥与风相结合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出现皮肤失水干燥的症状。《黄帝内经》有云:肺主皮毛,在体合皮毛,主宣发肃降;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而肺为娇脏,秋季燥邪盛行伤肺脏,肺气郁闭,致皮肤病好发,就如小编了解到的秋季好发的皮肤病有湿疹、牛皮癣、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斑秃、带状疱疹、过敏性皮炎、足癣等等。
一、湿疹
主要症状:头面部、四肢等出现皮肤干燥粗糙、发痒、起屑、发红、红色鳞片、结痂及脱皮等,且瘙痒及皮疹成对称性分布。
二、银屑病(俗称“牛皮癣”)
主要症状: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块,表面有鳞片样的皮屑,抓挠时皮屑可脱落,露出的部分为红色。病变处干燥,可破裂、出血。有持续性瘙痒或烧灼感及疼痛。
上图为急性发作期↑↑↑
三、荨麻疹
主要症状:急性荨麻疹的皮肤表现是迅速疹出现及消退的风块(风团),多在2~24小时内消退,可反复发作。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风团可呈扁平发红样,或为苍白的水肿性斑块,边缘可有红晕),消失后皮肤即恢复正常。情况严重者可出现心慌、喉梗阻、呼吸困难或窒息等。
四、接触性皮炎
主要症状:皮疹与接触物的性质、浓度等相关,也与其接触范围及严重程度有关,主要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
五、带状疱疹
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串疮”,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表现为疼痛、沿着周围神经走向成群分布的水疱,不跨过身体的中线(从眼睛中间向下到肚脐的一条假想线),可发生于头面部、颈、胸、腹部及四肢。
六、斑秃
俗称“鬼剃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边界清楚的斑片状脱发,脱发区无瘢痕,无炎症反应。
门诊皮肤病治疗效果反馈↓↓↓
还有很多皮肤案例小编已经排不下啦.......
>0<
下面来看看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针灸:针灸对于常见皮肤病,都有一定的疗效,通过经络内调五脏、外治皮部,从而治本。
2、梅花针:梅花针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针法,即《内经》中的“扬刺”(即五星针)。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祛邪扶正、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3、放血疗法: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放血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拔罐使用,对于治疗皮肤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4、皮肤类泡澡包或泡脚包:在临床上,门诊推出了针对每个患者具体症状,辩证分型,一人一方,为患者制作泡澡包或泡脚包,让患者可以在生活中或旅游出差中加强治疗效果,患者易于接受,反馈也都很不错。
5、中药:临床上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比较多。比如地肤子苦参、防风、蛇床子,紫草、赤芍,丹参、当归,白芍、乌蛇等。皮肤病的治疗,需要进行辨证,辨明症候,找到病因,然后选择恰当的中药进行调理。皮肤病一般可以分为几个证型,比如血热,血虚血燥,外感风湿、血虚生风等,所以可以选择清热凉血、养血祛风、除湿的药物进行调理。
6、紫云膏:曾有古人赋诗来赞叹紫云膏:“紫云吐色抱灵奇,尤以缓和润燥肌,清热已是疮糜烂,一时剧痛可和疵”。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药膏的外貌,而且充分显示了它滋润干枯,缓解疼痛,消炎解热,止血杀菌,促进肉芽形成,消除伤疵等极其广泛的药效作用。
皮肤病如何预防小tips??
1.经常换洗衣物,床单被罩,保持自身及周围环境清洁。
2.适度进行清洁,避免皮肤屏障受损,增加皮肤病的感染可能性。
3.清除与食物有关的诱因。对于许多皮肤病来说一些食物会加重其症状,应该进行限制食用:如鱼虾、辛辣类食物,酒等。
4.加强锻炼,增加抵抗力,了解自身的过敏源,远离过敏源。
皮肤病常见但并不可怕,我们只要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相关治疗手段,就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扫一扫加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