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盖百霖遮盖液 http://m.39.net/disease/a_6100089.html

真知不难,难在无从辨别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王医生聊健康和您一起护佑健康!

:对于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除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外主要采用的治疗手段是运用中医理论,通过针罐、艾灸、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效果颇佳。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病毒来源于幼儿期患水痘时潜伏的背根神经节部位,并非外源性感染,一般不传染。带状疱疹本身属于自限性疾病,皮损不治亦可以自愈。但有高龄、皮损较重、特殊部位、炎症反应剧烈等高危因素者,即使急性期给予了系统、完善的治疗,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遗留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分布区、耳部、腋窝、手足、会阴区等即属于特殊部位。疱疹期疼痛可起于出现疱疹之前,出现疱疹之后减轻或消失,亦有患者疼痛起于出现疱疹之后,并延续甚至逐渐加重。疱疹期治疗着重于抗病毒、营养神经、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治疗,以期缩短病程,减少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

  急性期过后仍有疼痛延续,即可视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文献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为疱疹后疼痛延续超过3个月、疼痛NRS评分不小于3分。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伴有神经痛,统称为ZAP(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在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急性疱疹性神经痛是指疼痛开始于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出现且从发作起持续多达30天。亚急性疱疹性神经痛是指疼痛在皮疹治愈后仍持续发作,但在发作后4个月内消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指疼痛从皮疹发作开始起持续超过4个月。

  根据疼痛性质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激惹触痛型、痹痛型、中枢整合痛型。疼痛类型主要有3种:持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往往伴有感觉缺失区,痛觉异常,如穿上衣服,摩擦皮肤就会出现剧烈疼痛。胸部神经、颈部神经和三叉神经最常受累。三叉神经受累时还伴头痛、流泪、眼痛等。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1、疱疹临床治愈1个月后患区仍存在持续或发作性剧烈疼痛;患区范围内可见明显的色素沉着改变。

  2、患区内明显的感觉、触觉异常,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以对浅感觉减退为特征,触痛明显。

  3、疼痛性质以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为主,多数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极个别患者缺乏典型的神经痛。

  4、由于对剧烈疼痛的恐惧,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自杀倾向,应予以特别重视。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神经痛不仅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工作和社交能力也会降低甚至丧失。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固痛症之一,持续时间短则1~2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疼痛,疼痛时间可长达3~5年,甚至超过10年。临床治疗困难,患者因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情绪低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工作和社交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美国神经病学会的年执业准则推荐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阿片类药物和局部用利多卡因贴剂作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一线治疗方法。但大多数药物的长期益处尚不确定,且副作用常见,限制了药物依从性。除药物治疗外,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神经阻滞及针刀治疗、神经损毁、心理治疗可能也有效。对于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尝试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目前国内外均有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报道,研究结果显示疗效肯定。总共有2个一级临床研究,第1个研究入组60个患者,患者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3~5天疼痛开始减轻,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减少4.5分。第2个研究入组30个患者,其中有13个患者显示了明显效果(疼痛减少50%以上),疗效维持16周。

  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总体上是安全的,副作用轻微且可逆。注射面部的副作用包括面部不对称、面部肌肉发僵感,注射部位瘀血、水肿等。

一个好的方法技巧源于一个好的理论知识

  记得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

  全科医疗,中医中药,康复理疗,特色中药贴敷,预防保健

  咨询

库尔勒市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zz/677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