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如何做好夏季常见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亲爱的家长们: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流行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切实加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帮助家长们及时了解这些传染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让家长懂得如何预防,同时克服紧张心理,积极应对,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现将常见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知识及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一、幼儿园夏季传染病: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预防妙招
1.疾病高峰期少去人多嘈杂的公众场所。一旦得病了一定要隔离,隔离到症状消失后一周。
2.注意个人卫生。孩子和家长都要勤洗手,对家中的物品进行必要的消毒;保持家中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粉尘。
3.夏季要多喝白开水,吃新鲜水果、蔬菜,饮食上注意清淡些,少吃易上火的零食。
4.平时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5.一旦发现患病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哦
二、幼儿园夏季传染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常见于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传染病,常以发热为首发表现,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但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有的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头疼的症状,极少数患儿有脑、肺部严重损害而危及生命。轻型患儿不经过治疗,亦能在1周左右时间自动痊愈;重症患儿积极正确治疗,也可治愈。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3—7天,患者和未发病的感染者均可造成传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传染性强,需要居家隔离2周。
预防妙招
1.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勤洗澡,要喝白开水,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峡炎知多点
进入5月后,医院陆续发现急诊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求诊数突增。近一两周以来,医院门急诊接诊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病例也比此前出现2到3倍的增长,其中大部分是疱疹性咽峡炎。
预防和治疗手足口,可用三豆饮!
想要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我们建议给孩子煲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既可以有效缓解咽痛症状,还可以缩短发热的时间。
三豆饮
取黄豆、黑豆、绿豆各15g,加水煮半小时,去渣喝水。如果连豆也吃掉会增加肠胃负担,所以三豆饮也不能打成豆浆。
从中医来说,三豆饮具有养中清热的作用。小朋友脾常不足,肝常有余,黄豆、黑豆可以养中气,养津液,并养肝木平疏泄,而绿豆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小朋友舌苔厚、口气臭,大便不通,还可以加入淡豆豉10克,或白萝卜50克一起煮水,可以消食导滞。如果想调整一些口味,可以放少许瘦肉和少量盐。
三、幼儿园夏季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夏季高温,室内一般都会开空调降温,然而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但是也有存在弊病,室外高温与室内低温这个温度差,很容易使得小孩子感冒。急起高热,畏寒或寒战,头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及畏光、流泪等眼部症状。咳嗽、胸骨后不适或烧灼、咽干、咽痛也较常见。体温可达40℃,面部潮红,咽部及结膜外眦部轻度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热退,退热后呼吸道症状较明显并持续3~4天后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
预防妙招
1.勤洗手
洗手是最简单的预防感冒的方式,而且确实有效,但前提是必须用香皂洗手30秒钟以上,然后用水冲干净。用洗手液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如果能保证良好的洗手习惯,他们患感冒的机会将减少50%以上。
2.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每打一个喷嚏,将有数百万的细菌喷射到空气中。这样做有效吗,已经有研究证明,感冒病毒通过空气直接传播的机会并不大,除非是有人直接将喷嚏喷到一个人的脸上。但无论如何,为了更健康和有礼貌,打喷嚏时请用手或纸捂住比较好。
3病人不要亲孩子
研究证明,亲一下脸对病毒的传播作用并不强,除非你让病毒进到了眼睛或鼻子里。但有些细菌是通过亲吻可以传播的,如引起喉咙感染的链球菌。
四、幼儿园夏季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幼机构等引起集体暴发。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
预防妙招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5、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五、幼儿园夏季传染病:水痘
水痘是春季流行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潜伏期10至21天,生水痘过程:由胸部、腹部,再扩展至全身,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一般不会留有疤痕。家长应防止孩子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发生感染。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预防妙招
1、学习了解水痘相关知识,发现可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应向老师报告。患水医院就诊,并在家中休息,水痘传染性很强,应及早隔离治疗,直至疱疹干燥结痂脱落,病愈后才可复学(从发病到治疗痊愈需在14以上)。
2、保持教室、宿舍内外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扫地应先洒水后再扫地。学生课间应到室外活动。
3、要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特别是患水痘的学生,要防止抓破疱疹引起感染。
4、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5、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方法治疗水痘。而且,患者出疱疹前两天即有传染性,隔离病人并不能完全防止水痘病毒的传播。所以,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六、幼儿园夏季传染病: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卫生,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3.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4.不可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可能含抗生素等成分
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家长知晓并配合做到
1、上述传染病可直接或间接传染。幼儿属易感人群,因此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做好家庭卫生十分重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做好儿童日常用品、玩具、被褥、食具及其他用品的清洗、消毒。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幼儿不吸吮手指、不舔手、不咬指甲、多到户外晒太阳。
4、成人、孩子的学会正确洗手方法: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让肥皂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也是预防以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5、除积极预防以外,如家长在家发现孩子感冒、发烧、皮疹、疱疹等症状,医院诊治,若被确诊要认真配合医生治疗并要在家隔离观察,以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及时通知幼儿园,以便园所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等有效措施以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如孩子患病痊愈,回园复课时,应到所在地防保科开具复课证明。
6、如我园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时将会及时通知家长,也请医院诊治,医院的诊断结果及时通知园方。当园所或班级有确诊病例时,园方会及时通知各位家长,家园密切配合,采取积极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杜绝传染。
7、我园建立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一旦发生疑似病儿,将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上报,同时希望家长配合我们,孩子如有事不能来园,及时与本班教师或幼儿园联系,说明请假原因和患病情况。
亲爱的家长朋友,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抵御季节性流行性传染病对幼儿的侵害,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谢谢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