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付提醒,时至年根,天气变冷了,谨防面瘫,过年要美美哒。
面瘫,多为急性发病,老百姓称之为“吊线风”、“歪嘴巴”,西医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它是以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导致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是茎乳孔内外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即Bell氏麻痹。
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或病初有同侧耳内、下颌角或耳后颈枕部疼痛,极少数患者早期有发冷发热。典型表现为患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如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有时自然流泪或遇风流泪;患侧耳听力下降或听觉过敏,个别患者伴有眩晕;部分患者患侧舌麻木,味觉减退,患侧面部僵硬不舒,口角下垂并被牵向健侧,咀嚼时患侧无力,进食卡塞、漏水。
面瘫后怎么治疗?针+灸治疗效果好。
针即是普通针刺,灸即是热敏灸。面瘫的患者,发病后不必着急,但应积极、尽早就医。根据本病病邪浅表,但起病较急而突然的发病特点,对本病的治疗越早越好。目前医学界认为:针灸对本病的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早期针刺治疗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
切记、切记、切记:
1.“欲求速效恐不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面瘫后7天之内为进展期一般在此间不易治好。7天后进入恢复期,经有效治疗可愈。
2.中医和西医对面瘫急性期(发病1-7天内)是否需要针灸认识不一致,西医认为急性期不要针灸,而中医则认为可以去针灸,针灸要轻度刺激就行了,王三付临床发现,急性期针灸者恢复的更好,因为本病初期外邪始中络脉,邪在卫表,病轻邪浅,故针刺宜“针小而入浅”,“浅则欲疾”,少留针,以通调表浅络脉之气,引邪外出,慎勿深刺,以防引邪入里,加重病情。从西医的角度分析,针灸刺激能使面部神经兴奋,进而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水肿消退和炎症的吸收。
3.难治的周围性面瘫有:①得面瘫后患者情绪低落,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者;②面瘫有糖尿病史者;③延误治疗最佳时机者(得病30天之内);④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者;⑤外伤及肿瘤压迫面神经所致者。
总之,针+灸虽然对面瘫病的治疗效果良好,但疾病重在预防,故冬季寒风凛冽时,多添一件衣服,加一条围巾,就可以有效的防止面瘫的发生。还有再次说下,面瘫后一定要去针灸哦。。。
理疗室团队人员
欢迎到医院仁和楼21楼中医预防保健科
吃道地中药,享中医传统疗法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