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簇集状丘疱疹、局部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该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时被激活而发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上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精神创伤、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一些免疫抑制剂等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疱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出现于身体的某一侧,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及腰神经分布区域。若不经治疗,一般2周左右疱疹可结痂自愈。   中医学称本病为“蛇丹”、“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认为是感受风火或湿毒之邪引起,与情志、饮食、起居失调等因素有关。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郁而化热;饮食不节则脾失健运、湿浊内停;或起居不慎,卫外功能失调,使风火、湿毒之邪郁于肝胆。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虚侵于外,经络瘀阻于腰腹之间,气血凝滞于肌肤之表,而发为本病。      发病前常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皮肤灼热刺痛等症状,亦可不发生前驱症状而直接出现丘疱疹。   皮损部神经痛为本病的主症之一,但疼痛程度不一,且不与皮损严重程度成正比。疱疹好发于腰腹之间,其次是颈项、面部。呈带状排列,刺痛。有些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痛。   1.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苔黄,脉弦滑数。   2.脾经湿热皮损色淡,疱壁松弛,口渴不欲饮,胸脘痞满,纳差,大便时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瘀血阻络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伴心烦不寐。舌紫黯、苔薄白,脉弦细。      1.基本治疗   治则: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支沟阴陵泉行间夹脊穴皮损局部   方义: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两穴相配能清泻三焦邪热,健脾化湿;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具有疏肝泻热之功;皮损局部针后加灸及拔罐以活血通络、祛瘀泻毒;相应夹脊穴以调畅患处气血。   加减:肝经郁热加太冲、侠溪、阳陵泉以清利肝胆湿热;脾经湿热加大都、三阴交、血海以健脾运湿、化瘀止痛;瘀血阻络则根据皮疹部位不同加相应的穴位,颜面部加阳白、太阳、颧髎;胸胁部加期门、大包;腰腹部加章门、带脉。   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皮损局部围刺并加灸拔罐。每日1次。

  2.其他疗法   ⑴皮肤针:叩刺疱疹及周围皮肤,以刺破疱疹、疱内液体流出、周围皮肤充血或微出血为度,可加拔火罐。每日1~2次。   ⑵耳针:取肝、肺及皮疹所在部位的相应耳穴。行针刺、埋针或药丸按压。    ⑶激光照射:用氦-氖激光仪分区散焦照射皮损局部,距离约40cm~60cm,每分区照射10分钟。      刘某,女,41岁。2天前感觉腰背部刺痛,渐之有米粒大小的几簇密集丘疹、水疱出现,疼痛向胸腹部漫延。自服消炎及止痛药物无效。刻诊:腰背胸腹出现大片疱疹,面积在40cmx20cm左右。体温37.5℃,口苦,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邪客少阳,治宜疏利少阳。针刺外关、足临位,同时在皮损局部刺络拔罐。次日复诊,疼痛明显减轻,原刺络拔罐部位已结痂,剩余疱疹亦干枯,且面积缩小。仍按原法治疗2次而愈(王国明,针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6(5):16)。      1.针灸治疗本病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并且能减少神经痛的后遗症状。若早期就采用针灸治疗,多数病人可在1周内痊愈。   2.若疱疹处皮损严重,可在患处用2%龙胆紫涂擦,防止继发感染。组织病或恶性肿瘤合并本病时,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   3.本病应与湿疹、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相鉴别。

赞赏

长按







































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zl/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