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晕
低头晕
起床时晕
睡觉躺下也晕
翻身时还是晕
如果你每次眩晕发作都是在上述体位或头位改变时出现,伴视物旋转,或恶心、呕吐,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那么可能是耳朵里边的“石头”在作怪了,我们俗称“耳石症”。
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病人:
在一段时间内被反复的眩晕困扰。有的人只要往床上一躺,立马就感到天旋地转;有的人睡觉时只要往一侧翻身,立即出现几秒钟的眩晕,但回到正中或向另一侧翻身时没有异常;有的人起床时一坐起来就感到晕的要从床上掉下来……
到医院就诊,排除了脑部病变、高血压、贫血等其他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病后,被建议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通过专科医生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必要检查后,最终诊断为“耳石症”。
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病人:
在一段时间内被反复的眩晕困扰。有的人只要往床上一躺,立马就感到天旋地转;有的人睡觉时只要往一侧翻身,立即出现几秒钟的眩晕,但回到正中或向另一侧翻身时没有异常;有的人起床时一坐起来就感到晕的要从床上掉下来……
到医院就诊,排除了脑部病变、高血压、贫血等其他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病后,被建议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通过专科医生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必要检查后,最终诊断为“耳石症”。
耳屎症?NO,是“耳石症”!
初次听到“耳石症”,有些人会将其与耳屎联系在一起。其实,“耳石”是耳朵里一种特殊的“石头”,一种微小的碳酸钙结晶颗粒,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以发现。耳石来源于我们内耳道,而耳屎是在我们的外耳道内。所以,“耳石症”跟耳屎没有一点儿关系,它有个高大上的学名,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请按照小编的断句来念,这样就容易记住啦)。
为啥这些“小石头”会让我们眩晕?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两部分,前庭由两个耳石器(椭圆囊、球囊)和三个环状半规管组成,负责感知、调节人体平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滑动了解耳石症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耳石存在于内耳的耳石器(椭圆囊、球囊)中,附着在耳石膜上。耳石颗粒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正常情况它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平衡。
病理情况下,耳石脱落到半规管时,随体位变化,游离的耳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半规管中异常运动,刺激平衡感受器产生错误的运动信号诱发眩晕,头保持不动,耳石停止移动眩晕就会停止。这就是“耳石症”。
“神奇的转椅”如何治疗耳石症?
据耳鼻咽喉科王旭平主任介绍,耳石症的治疗主要是复位,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姿势使指定的半规管与地面垂直,利用重力的作用将耳石转回椭圆囊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过去耳鼻咽喉科医生采用的多为“手法复位”,根据耳石脱落的不同位置,医生搬动病人的头部和身体变换几个位置让耳石离开半规管重新回归到椭圆囊中。
我院耳鼻咽喉科医生为病人进行手法复位
年1月,南京市第二台SRM-IV良性阵发性眩晕诊疗系统医院耳鼻咽喉科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让数百位患者体验到精准复位的优越性。
喏,就是这台神奇的旋转椅!
该转椅专为耳石检查和复位设计,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诊治耳石症的设备之一。就是根据手法复位的原理设计的,但比手法复位角度精确,尤其是细小耳石的复位比手法复位更精准。
王主任介绍,该系统通过计算机调控主轴、辅轴旋转来驱动患者座椅实现三维空间全角度旋转,同时通过眼罩中的红外摄像头及分析软件采集眼震,进行耳石症的诊断、治疗及前庭功能检查。可以更加全面、科学、专业地对患者进行评估、诊断、治疗和分诊,可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使眩晕病的诊治更加趋于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
患者通过三维空间全角度旋转进行诊疗
同时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可以对晕动病(晕车、晕船、晕机)患者进行前庭训练,使其减少旅行途中的痛苦。
专家简介
王旭平
副主任医师
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诊时间
周一全天、周三全天
专家简介: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年赴日本鹿儿岛大学医学院研修。年作为军队专家援助非洲赞比亚共和国一年。年作为医疗组副组长参与南京青奥会小轮车场馆医疗保障。专业特色: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成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综合治疗,头颈部肿瘤手术治疗。尤其擅长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治疗技术。
社会任职及荣誉: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鼻-鼻窦炎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委员会鼻科专家组成员。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END-
主管部门/医院市场品牌部
作者/倪秋勤
动图/孙晶宇
编辑/倪秋勤
审核/唐晓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