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春季流行性传染病预防科普

预防春季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家长告知书

各位家长:

您好!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肠道传染病等。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我园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同时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2、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春季常见的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C~40°C,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2、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3、常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4、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泄等表现。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佳手段。

2、个人日常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

3、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1、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等症状。2、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3、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痕迹。4、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看护人接触幼儿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幼儿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幼儿。

5、幼儿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

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高发。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被传染。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

临床表现

1、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至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3、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4、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5、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6、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带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

2、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飞沫碰触到的可能,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3、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只要感染过一次,几乎就不会再发生。所以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疫苗。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1、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有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痛、肌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2、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3、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4、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2、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5、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5.肠道传染病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腹泻的急性肠道病毒,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它爆发的高峰期。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水传播。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飞沫等传播。

临床表现

1、呕吐、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2、也可见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肌肉酸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3、潜伏期24-48小时,病程2-3天,自限性疾病。

预防措施

1、注意洗手卫生,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餐前便后。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3、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请及时就医。

4、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加工食物或与其他患者陪护。

5、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虽然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各位家长不要担心,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编辑:张云霞

图片:来源网络

审核:计泓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zl/633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