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单位/怀柔区桥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带状疱疹在传统概念中只是一种皮肤病,很少有人知道,许多患者在急性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3个月可能仍然承受着持续或发作性的剧烈疼痛,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往往难以在发病初期根据症状自行判断,就往往在默默忍受或自行用药中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的还会逐渐发展成更加顽固的慢性疼痛。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用中医治疗这种病症。
首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因为带状疱疹引起的后遗症,那么什么是带状疱疹呢?
带状疱疹是以群集小水疱沿着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多发于成人。中医称“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蜘蛛疮”等。
其实很多人都患过带状疱疹,而且我们也知道,带状疱疹是可以治愈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呢?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疱疹容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的因素有:
1.年龄因素。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年纪越大,免疫力越差,一旦发生疱疹,病毒对神经造成的伤害也越难自我修复,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也就越大,疼痛程度也就越重,持续时间也就越久。
2.疱疹发作面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跟疱疹发作面积成正相关,面积越大,越容易结痂,形成瘢痕组织,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概率越大,程度越重。
3.急性疱疹发作期即伴随严重的神经性疼痛,包括阵发性触电样剧痛发作,持续性灼烧样针刺样疼痛存在的,在疱疹痊愈后越容易后遗严重的神经疼痛,需要及早干预。
4.在发生带状疱疹前后,罹患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尿毒症患者,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显著增加。
5.疱疹发作时伴随全身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较高。
带状疱疹疼痛病程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10%的患者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与发病年龄有关,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可于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出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都有哪些好发部位?从而能够让大家能更加及时的发现这种病症并引起重视呢?
1、皮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肋间神经(占53%):最多见,常累及2~3个肋间神经分布区,皮疹从后上方向前下方延伸,与神经分布区一致,一般不过中线;出疹前剧烈疼痛,酷似胸膜炎或心肌梗死。三叉神经(占15%)。颈部神经(占20%)、腰骶神经(占ll%)分布区发生。
2、无疹性带状疱疹:本病不出现疱疹,而有典型的局部周围神经痛,以肋间神经痛多见,还可在脑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神经痛和瘫痪,病程可迁延2周。
中医针灸是如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呢?
后遗痛严重困扰患者,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用中医特色治疗,效果较好。带状疱疹后遗痛大多都是病久不愈,疗程较长。中医认为“久病多瘀”“痛则不通”。治疗以通为主,“通则不痛”。针灸治疗方法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先火针后毫针刺。
取穴:局部阿是穴。
具体操作:0.75%酒精或碘伏消毒皮疹或疼痛局部皮肤处,先火针点刺再毫针(0.25-0.35mm*40mm)向心性围刺、密刺,沿皮肤平次,留针30分钟。
第二步:红外线照射。针刺同时于针刺部位,适当距离红外线照射30分钟。
第三步:刺络放血拔罐。在带状疱疹色素沉着处和疼痛的皮肤处,用采血器点刺放血,再于放血处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
治疗隔日一次,每周不多于三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多在此期间可以治愈。也有顽固性疼痛者,需配合口服补气活血的中药治疗。
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之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及早准确的辨证治疗的目的使病邪尽早被驱除,减少对机体的刺激与产生的损伤作用。
2.注意休息,治疗期间不能吃如海鲜,蛋类,鱼类,牛羊肉,以及煎炒上火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年老体弱的患者尤其有严重并发症者,要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其严重并发症。
4.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十分常见,由于其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要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首先要增强抵抗力,避免劳累,适当锻炼身体,饮食上做到营养均衡,如发现带状疱疹,应早治疗避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今天的《健康有约》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