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带状疱疹,别看我只是小小的疱疹,但是我的威力不容小觑,提起我的大名,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与孪生兄弟水痘,联手称霸老中青三界。一旦感染了我们,那种感觉,让你寝食难安,终生难忘。这样形容,可一点也不夸张。
想知道为啥我的威力这么大,那得先认识我的真身,那就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我们兄弟俩形影不离,却又各自有各自的性格爱好。水痘喜欢亲近小朋友,而我,可以亲和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90%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在幼年接触到了我,我的小兄弟水痘就会上场,但也不一定有水痘的发病。易感者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一般只能引起水痘,而不会发生带状疱疹。但是我,就悄悄的潜伏进来啦,随时会发动我的自卫反击战。
我属于疱疹病毒的一种,爱好不多,但略特殊,为嗜神经病毒,引起急性皮肤黏膜的感染性疾病。虽然我们兄弟俩有各自的名称,但在临床上是由同种病毒引起。我们伺机侵入敏感的神经节,悄悄形成潜伏感染,暂时对机体不造成伤害,但一旦机会成熟,我们就会重出江湖。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招:隐蔽。我们的潜伏期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水痘病史也可有可无;复出的机会在哪里?我悄悄的告诉你:如过度疲劳、精神创伤、恶性肿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放疗、大手术、重金属中毒等诱因的刺激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到最低水平,我们不能被控制,就在神经节内增殖扩散,导致神经坏死和炎症加重,临床上出现严重神经痛,随后逆向传至敏感的神经,引起严重的神经炎,并向皮肤敏感的神经末梢扩延,最后在该处形成簇状疱疹。那就意味着,我们成功复出了。
在发病的初期,患者常先有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痛觉过敏、针刺感、烧灼感、蚁走感等,局部淋巴结亦可肿痛。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轻微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皮肤并无明显的水泡,这就是我们成功复出的第二招,伪装;在疱疹未出现前表现为顿挫性带状疱疹时,这种神经痛常易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相混淆,如心肌梗死、胆囊炎、阑尾炎、肾绞痛、椎间盘突出、青光眼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一时间也难以辨认,这就为我们酝酿战争做足了时间准备。
等到第2~4天,我们就发力啦。皮疹逐渐显现,发疹的部位往往在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处。最初表现为红斑,数小时内转为丘疹,继而变成水疱。水疱约绿豆大小、表面光滑,疱壁透明、厚而紧张,周围绕以红晕。数个或更多的水痘组成簇状,数簇可汇聚成小片,簇间皮肤正常。水疱成批发生,甚至可彼此相连类似绞股珍珠串,沿周围神经的走向分布成带状。带状疱疹的发疹以胸腰部位为多见。皮疹多数局限于身体一侧,不超越身体正中线;偶尔也有双侧分布者。这个时候,最折磨你的,那就是我们的第三招:神经痛。这可是带状疱疹的一大特点,疼痛性质呈持续性烧灼痛或针刺样,年龄越大疼痛越重,多数疼痛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5~8天后水疱开始变浑浊,或部分破溃,局部糜烂渗液,最后干燥结痂。2周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或留有淡红的色斑或色素沉着,日久亦可消退。以皮肤损害计算,病程约为2~4周。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这就是我们的第四招:遗留。
虽然我们是病毒,具有自愈性。但是,有些病毒敢死队也会突出重围,继续厮杀。面部带状疱疹面可出现面瘫、耳痛和疱疹三联症状,称为Ramssey-Hunt综合征。角膜疱疹溃破形成溃疡可引起失明,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可致全眼球炎、脑膜炎,甚至死亡。
哎呦我的天,带状疱疹的威力真是不容小觑。可是,怎样才能抓到它的蛛丝马迹呢?实验室检查带状疱疹患者血常规,往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基本正常。如果想在早期确诊,那就要启动高级的细胞学及病理检查或者更高级的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唯一可靠的方法。但是,大部分的带状疱疹,都是在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就无情的把水泡摆在你的面前了。
一旦我在身体某个部位发现了一排小水泡,该如何是好?
首先,你得先确定,这些水泡是不是带状疱疹?
它有可能是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或者跟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最好,还是请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帮你鉴别一下。
万一,你感染的就是带状疱疹,也不要惊慌,本病有自限性,镇痛是首要,还要避免摩擦病损部位,重症患者还需卧床休息。治疗上应用抗病毒药物,消炎、缩短病程,预防感染。眼部带状疱疹在抗病毒的同时,也需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局部紫外线照射,减轻痛感,也是非常有效的。
如何预防不感染,才是重点?一切1~14岁儿童和某些成人,皆应建议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另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历御疾病的能力。
2、积极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易感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水平。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3、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4、增进营养。易感人群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
疾病不可怕,预防才是关键。拒绝慢性基础疾病,一点一滴,要从娃娃抓起。拒绝免疫力低下,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中做起。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帮你扼杀一切细菌病毒的自卫反击战。
参考文献:
头面部带状疱疹治疗96份临床分析;作者于小兵,发表自中国麻风病杂志,-21-;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作者:张建宏;发表自中国康复,-20-;
眼科学-角膜病-感染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病;临床第八版眼科教材;
级全科规培学员:汪晓璐
编辑:忽新刚
河南省医全科医学科倾情奉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