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李奶奶,右侧面部疼痛十余年,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长期服药治疗,刚开始服药效果还不错,随着时间推移,服药效果越来越差,后来听说伽玛刀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又进行了伽玛刀放射治疗,面部疼痛依然,医院求医。在门诊看到李奶奶时,长期被病痛折磨的李奶奶少气无力,精神状况很差,病人自诉自从得了这个三叉神经痛,晚上睡觉都是一个奢望了,痛起来真想把自己的头割下来。结合病人的病史及治疗经过,病人诊断三叉神经痛明确,建议病人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李奶奶的子女了解了微血管减压术的原理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是十二支颅神经的一支,从脑干发出出颅后分为三支,分别为眼支,上颌支,下颌支,故名三叉神经。
顾名思义,三叉神经痛就是在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发生的疼痛,有天下第一痛的“美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疼痛往往呈电击、刀割或烧灼样,疼痛严重的患者不能梳头、洗脸、刷牙、吃饭,甚至不能讲话,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轻微的触摸就能触发疼痛突然发作。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又称症状性,是指由三叉神经本身或临近组织的病变而引起疼痛的发生,同时伴有神经系统体征。其病因多种多样,有血管性病变,肿瘤性病变,颅骨的畸形及多发性硬化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更为常见,机制不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段是最常见的病因。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要点有以下几点:1、疼痛部位为三叉神经或其分支的分布区;2、多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不发作时绝大部分患者完全不痛,极少数患者仍有轻度疼痛;3、大多数患者有“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不引起发作;4、95%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一侧性;5、疼痛发作时不伴恶心,呕吐;6、抗癫痫药卡马西平镇痛治疗有效。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但当原发病不能确诊无法治疗或经治疗仍不能解除疼痛时,疼痛的控制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同。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对于首发病例及病史短,症状轻的病例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2、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这是一种微创伤性神经毁损疗法,适合年老体弱及多病的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面部麻木,但易复发;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其治疗原理为在立体定向定位下,将伽玛射线聚焦于三叉神经根,形成照射焦点,一次性大剂量(80-85Gy)照射,使神经根传导疼痛的敏感性降低、阻断痛觉的传导,优势是安全,创伤小。缺点是起效慢,一般术后一月至半年起效,有可能复发甚至无效。4、经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适合对药物过敏,半月节毁损术后复发,年龄较大不愿意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部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也可能采用此治疗方案。缺点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部麻木,有一定的手术风险。5、微血管减压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案。其原理为分离压迫神经的血管,在血管和神经之间垫上隔离片,使血管的搏动不再传导给神经。优势是起效快,复发率低。缺点是需要开颅,部分病人不能接受手术的风险。
李奶奶术前MRI检查看到明确有血管压迫,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进行了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很快清醒,效果立竿见影,困扰李奶奶多年的天下第一痛在麻醉清醒后就一扫而光了,李奶奶说这么多年,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箭头所示即为三叉神经及压迫三叉神经的小动脉
术中见压迫三叉神经的小动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邢学民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