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三、护理要点:
(1)、治疗前护理
1、环境准备:治疗室环境清洁、整齐、无菌。
2、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禁忌症。
(2)治疗中的护理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
2、病人准备充分,给病人做好思想工作。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嘱患者身心放轻松。
3、给予心电监护,并解释用途。
4、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给药。
5、治疗中嘱患者不要乱动,保持治疗时的体位。
6、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7、治疗后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无菌;治疗结束常规观察30分钟。
(3)、治疗后护理
1、穿宽松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2、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老年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4、遵医嘱应用止痛及营养神经药物。
5、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疱疹破损、溃烂。
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7、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8、局部如有破损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9、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10、观察体温变化及遵医嘱抽查血常规。
11、严格遵医嘱执行静脉、口服及外用药的使用,并告知患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