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妈妈都有疑惑:每次送宝宝进幼儿园教室之前,老师都会让孩子张开嘴巴,检查一下,这是要检查啥呢?
您可别小瞧了这张嘴检查,要知道,幼儿园环境密闭,一旦一个宝宝得了,很容易传染给整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的检查,就是阻止疾病传播的一道很有利的防线。我觉得这招很有必要教给家长们,毕竟家长才是离宝宝更近的人!
一、疱疹性咽峡炎
识别方法:
如果发现孩子的咽峡部红肿,上面还有大小不等灰白色的疱疹、溃疡等时,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疾病介绍:
疱疹性咽峡炎大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高发人群是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感染。
感染后一般会有2~4天的潜伏期,也就是刚被传染以后,可能不会有任何的症状,几天后,孩子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多数家长都会以为孩子得了感冒。如果检查口腔发现上颚粘膜出现水疱、溃疡,那么就差不多可以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了。因为嘴里有溃疡,所以有些孩子会有嗓子疼、不爱吃饭或者吃东西会哭闹等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1周左右即可完全康复。此病传染性强、流行迅速,因此一定要做好患儿的隔离、消毒工作。
目前还没有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疫苗,所以家长更需要做好对宝宝的保护。
二、手足口病
识别方法:
患手足口病的孩子,检查口腔时也能发现口腔里有疱疹、溃疡,那怎么跟疱疹性咽峡炎区别呢?
首先,手足口病的疱疹、溃疡不局限在咽峡部,口腔其他部位、甚至口周也会有。
除此之外,正如手足口病的名字,孩子的手、足部位也会出现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的疱疹(有时在宝宝的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疱疹)。通过这些,基本就能初步判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疾病介绍:
手足口病大多由柯萨奇A16型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等引起的,5岁以下的儿童高发,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特征是手、足、口、臀部等处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内出现散发疱疹或溃疡,伴有口腔疼痛、拒食、发热。
手足口病也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的症状较轻,1周内可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死亡。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领先研发出了针对手足口病的创新型疫苗: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也是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虽然EV71型疫苗只能用于预防EV71病毒所致的手足口病,对于柯萨奇A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无效。但在导致手足病的病毒中,以EV71最为凶险,其所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比例最高,所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手足口病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水痘
识别方法:
得水痘的孩子,虽然口腔里面也会出现疱疹,不过更为明显的是头皮、面部、前胸、后背出现红色丘疹,或疱液透明、中央有脐凹、周围有红晕、绿豆样大小的水疱。
与手足口病的疱疹部位不同的是,水痘的疱疹呈向心性分别,也就是躯干比较多,而手足部位比较少。
疾病介绍: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发于学龄儿童,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冬春季高发。典型症状是发热、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肤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
和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一样,水痘也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1周内可自愈,但也有例外,水痘重症患儿,易并水痘肺炎、脑炎等,因此当孩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呕吐等表现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得过水痘的孩子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就是以后不会再得水痘了。
预防水痘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研究证实,12个月至12岁儿童接种一针次疫苗后,90%以上可产生6年以上的保护力,部分人抗体持续达10年以上。
不过,也有一部分宝宝注射疫苗以后仍旧会得水痘,这是因为疫苗也没法做到百分百的预防,但接种疫苗的宝宝,即使得了水痘,症状也会非常轻微,而且大多数不发烧。所以,水痘疫苗是很有必要带宝宝去接种注射的。
最后,做一下总结:
1、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水痘三者都可能会出现口腔疱疹或溃疡,所以每天检查宝宝口腔是非常有必要的。
2、要鉴别孩子得的是哪种传染病,除了看口腔外,还要检查孩子的四肢和躯干,根据疱疹的特点和分别来进行鉴别。
3、三者均为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所以使用抗生素无效,这点是家长要注意的,只需根据宝宝的症状,做好对症护理即可。
4、除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和水痘目前都有疫苗,建议家长带宝宝进行疫苗接种,给宝宝更好的保护。
5、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水痘三者都属于自限性疾病,差不多1周左右可以自愈,所以家长不必太过焦虑。
6、需要注意的是,出现这些并发症,要及时送医:
超过24小时持续高热不退,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
小便频率明显减少,或一整天没有小便;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
频繁呕吐,特别是呈喷射状吐;
头痛难忍;
四肢抖动,站立不稳。
7、由于上述几种疾病都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家长的自觉意识非常重要,一旦发现自家孩子得病,就不要把孩子带去幼儿园或者人密集的公共场所了,以防传染给更多的小朋友。
8、预防病毒传染,平时就要做好卫生工作:
1)家长注意个人卫生: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教育孩子勤洗手:饭前便后,从外面玩耍回来,接触宠物后都要洗手;
3)注意居住环境卫生:居室内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避免去人多拥挤处: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雪莲生态保养,你一定需要!|哺乳妈妈的膳食指南
天冷了,千万别这样叫醒孩子(身边无数人中招!)|顺产后多久可以用收腹带
最有效地催乳方法,喂饱孩子就靠它!|宝宝为什么哭,看这篇就全了解!~~
育儿知识大全,妈妈们一定要收藏!|妈妈们注意啦~过度喂养会造成宝宝大脑早衰
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育儿知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专科治疗白斑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