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欧阳卫权活用经方的心路历程二

↑↑↑↑↑↑↑↑

点击蓝色字,欧阳卫权经方工作室

(接上)

再举太阴病的一个例子,用四逆汤。带状疱疹的一个病人,水疱已经消了,但是疼痛非常剧烈。这种疼痛很多医生就希望能找到一种很好的止痛药,所以很多包括一些西医的,老说欧阳大夫,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挺好,能不能告诉我,有特效的止痛方?我说真的没有!我治带状疱疹没有固定的方,用来用去可能几十个方子都有。这个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还有一些特殊的症候,其中有疲倦,而且不是一般的疲倦,疲倦得非常厉害,觉得身体很重,不想动,汗出、口干。关键是脉,脉沉细。舌偏淡。这么来看,肯定就不是三阳经,应该是从三阴经里面去找。是太阴还是少阴?病人以太阴为主,所以给她用了四逆汤。严格来说,她用了四逆汤合真武汤,加了瓜蒌红花甘草汤这么几个方组在一起的,效果非常好,吃几副马上疼痛减轻。所以说如果我们辨准了方证,古人认为“一剂知,二剂已”、“效如桴鼓”,是可以得到验证的。四逆汤治疗皮肤病,我的经验是,要辨准了四逆汤的方证。一般以特别严重的里虚寒证为辨证眼目。很怕冷,四肢厥逆,或者是手足厥逆,非常疲倦,脉沉细无力,这些都是虚寒性的,很严重的,这就是四逆汤的适应症。那么如何运用到皮肤病里面来?关键是不要着眼于他的皮损。皮损可以说千变万化,不要说一看到皮损颜色红,马上就是清热——疏风清热或者是凉血清热。一摸到他的肌肤灼热,就马上认为他也是热,就去清热,必须着眼于他的整体。如果是出现我们上述的一些症候,就可以考虑用四逆汤。很多皮肤病包括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硬皮病、血管炎等等,反复发作或者是非常顽固、久治不愈,都跟人的正气不足、阳气虚衰有关系。我跟李可老学过他的那些用附子的经验,他在临床上用附子量是非常大的,而且主要强调阳气的重要性。今天时间的关系我就不能展开讲,但是“阳主阴从”这句话,我认为在中医里面或者在中医临床指导意义上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古人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是需要的,但阳在里面占主导地位。《内经》也说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在里面起主导的作用。用附子呢,关键是扶阳气。在很多皮肤病里面,特别是顽固性带状疱疹,很多人都考虑它早期是湿热证,到了后期气滞血瘀证,早期是龙胆泻肝汤,后期就是桃红四物汤。如果这么用的话疗效不怎么好,所以很多医生,摆脱不了西药,止痛药。我治很多带状疱疹,顽固的神经痛,不用任何西药去止痛,效果还是挺好,就是怎么用大剂量的附子,有时候用到一两百克,效果非常好。没有这么大的量根本就无法止住他的痛。但并不是说附子量越大越好,也不是说什么顽固性的疼痛附子都是特效药,前提还是要辨证,辨证准了才会有效果。

少阴病,这里我们举个急性荨麻疹的患者,麻附辛汤。病人已经用了激素,用了抗过敏药、钙剂,风团还是发作,而且出现发烧、发热,全身出现大片的风团,肌肤灼热,并且发烧。在一般的中医辨证里面认为这都是热,或者是吊清开灵,或者是用清热解毒药,或者是疏风清热药。但是如果这么辨的话,往往病人不会有效。我们的是什么?的并不是他的大片风团,也不是他的瘙痒,也不是他的肌肤灼热,或者他的发烧。我们要四诊合参,所有的症候要收齐。患者非常的疲倦,疲倦甚、欲寐。“欲寐”是怎么来的?“欲寐”不是说头一天晚上我们看世界杯,看到晚上两三点、三四点钟,第二天早上我真的是起不来,我想睡觉。这种“但欲寐”,我们给他用的麻附辛汤对吗?这里的“欲寐”是什么?是患者长期以来的体质状态,晚上睡不好,或者晚上昏昏欲睡,白天特别的没精神,你想让他睡觉他睡不着,但是呆在那里眼皮又很重,想打瞌睡,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非常多见。但是我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也有这种情况。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工作压力很大,天天坐飞机出差飞来飞去的,高级白领,有的还是跨国公司的,从来不参加任何的体育锻炼,天天忙上让下。一看舌头,都是胖大舌、淡暗舌,然后呢,人很疲倦,这种情况我们才叫“但欲寐”。所以患者用麻附辛汤,严格来说是麻附辛汤和真武汤合在一起的,吃一副以后烧就退掉了,而且精神明显好转。后来我们再转麻桂各半汤,吃几副以后风团瘙痒就消失了,非常快。麻附辛汤在皮肤科里边的应用机会也非常多。《伤寒论》里面是这么说的:“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辛汤主之”。反发热,因为少阴证不发热,所以这里称“反”。他始得之、反发热、脉沉,前提条件必须有脉微细,再加发烧、脉沉,麻附辛汤就出来了,这就是这个方的辨证要点。在皮肤科里面,很多病包括我们常认为的荨麻疹,有没有使用的机会?刚才例子就说明了。第二个病是带状疱疹,很多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在急性期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就一定是龙胆泻肝汤,我在临床上治带状疱疹,用龙胆泻肝汤的机会比较少。老年人更多的是用真武汤、麻附辛汤,不信大家在临床上可以试。不要认为他在急性期就一定是湿热证,真的不是,你上附子,大胆的上附子没事,马上解决问题。其他的一些顽固性的病,包括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非常顽固,有些是痛了七八年,非常顽固。最近也是治了一个很顽固的带状疱疹神经痛,他医院住了一个月院,还在起皮疹,头上痛得非常剧烈,而且还在起水疱。医院担心他会出现播散型的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所医院去治,病人一来我就给他上了45克附子,吃两副,疼痛就开始减了,再吃五副疼痛减轻了三成。我认为疗效还是不错的,前后加在一起七副药,疼痛减轻了三成,病人晚上能睡得着了,皮疹不再发了,他在外面已经住了一个月的院,疼痛有增无减。所以不要认为带状疱疹在急性期的时候就是湿热,不敢用附子,后期用附子的机会更多。其他的病如硬皮病、雷诺氏病,还有顽固性的扁平疣,也有使用的机会。

厥阴病,厥阴病这里边就各家学说了。为什么说是各家学说,姜春华说过了,厥阴病是千古疑案,大家对厥阴病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抛开厥阴病。刚才说了六经是各家学说,确实大家莫衷一是,但是方证这一点一定要强调,一定要把它辨准。柴胡桂枝干姜汤,按胡希恕胡老的学说体系,他是放在厥阴病里面。冯世纶教授呢,对柴胡桂姜汤阐述的更加的独到,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他的书。我认为他的观点比较适应于临床,所以我也把这个方放在厥阴病篇里面。患者是痤疮的病人,她有明显的上半身燥热,下半身怕冷——我举了比较典型的例子——大便稀,乏力,脉弦细这么情况,明显上热下寒表现。对于柴桂姜汤方,原来很多医家用的很少,现在在临床上发现用的机会非常多。刘渡舟老当初对这个方也是认识比较模糊,他曾经问过陈慎吾,怎么去抓这个方子的方证?陈慎吾当时就说了一句非常含糊的话:少阳胆热阴转之机。这么一个话,少阳胆热,牵扯到脏腑,有少阳热;阴转,转到太阴去了,合在一起,又有少阳胆热,又有太阴的虚寒。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上也是这么抓的,有少阳胆热,口干、咽干、口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热症;有太阴虚寒,有便溏啊,大便稀,就是太阴虚寒,两个合在一起就是柴胡桂姜汤证。患者刚好符合这个特点,我们用了这个方,效果非常好。柴桂姜汤证我们刚才说过了,在皮肤科里面,像痤疮、脂溢性皮炎、荨麻疹、银屑病都有使用的机会,他的辨证要点就是,有上热的表现,汗出、心烦、口渴,又有下寒的表现,疲倦、恶风、小便不利、大便溏泻,两者相合就是这个方子的适应证。在临床上这个方跟当归芍药散合方的机会非常多。我在临床上观察到,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激素治疗以后,都是出现柴桂姜汤和当归芍药散合方的状态。我现在手上正在治的有三例红斑狼疮的病人,都是用这两个方合一起用,其中有病人后来又转为越婢加术汤证,因为他蛋白尿、血尿也比较多,所以用了越婢加术汤。大家会看到,红斑狼疮经过长期治疗以后,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脸也肿了,背也肿了,老是觉得怕热、汗出、口干,这是几个上热的表现,但是吹吹风又怕冷,同时胃口也不好,大便稀,这么下寒的表现,所以用的机会非常多。

尚有病机繁且变,病合病并常相行。

这是第五点。病合就是合病,病并就是并病,为了诗句的平仄对应,我就倒过来写了。合病与并病,在临床上病机很复杂,经常两证三证合在一起的。所以张仲景有这样的条文,太阳与阳明合病,还包括太阳和少阳合病、少阳和阳明合病等等很多。张仲景已经认识到,不是单纯某一经的病,而是合病的机会更多,比如他条文里面有的柴胡桂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白虎桂枝汤等等开创了合方的先例。后世医家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实践以后,发现合方使用非常之多,合方使用极大地拓展了经方的使用范围。所以我刚才说过一句话:不会合方使用就很难把经方在临床上运用到那么广泛的范围。合方的使用,既拓展了经方,而且疗效也非常好。合方使用有两种,一种是经方和经方的合方,一种是经方跟时方的合方。经方跟时方的合方现在也非常多,像荨麻疹、带状疱疹都可以合方使用。我这里稍微讲一下,比如说带状疱疹,小柴胡汤加石膏和麻附辛汤合在一起可能吗?完全可能,那就是少阳、阳明、少阴合病,阳经也有,阴经也有。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呢?因为有这样的例子:患者除了发热,还有口苦、咽干,这是少阳证,同时又出现恶寒、无汗、疲倦很甚,这是少阴证。有这样的临床症候群,我们就必须使用合方来对应它,所以用这两个方子合方使用。第二个例子,是成人水痘高热的病例——例子内容相对比较长,我也说快一点——小柴胡汤和葛根汤合方,可以说在临床上用的范围非常广,很多发热的疾病,这两个方放在一起合用效果非常的好。不但是皮肤科,可以说很多感冒发烧、支气管炎发烧、肺炎发烧,很多种病发烧,这两个方子合方使用机会非常多。这个病人在外面用了很多清热解毒的药,包括西药和中药清开灵,西药用了抗病毒药、退烧药都没效,两天以后呢,烧越来越高,全身泛发黄豆大水疱,头面部尤甚,我给用了小柴胡和葛根汤。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的症候,发热、恶寒、无汗,太阳证,对不对?口干、口苦、疲倦、欲呕、咽痛,少阳,接近阳明。很简单,就这么来的,方证对应,两个相合可以了,用了小柴胡合葛根汤颗粒剂。但是吃第一付药以后,烧没退,我再给他加了一付,一个小时以后又给他加了一付,加在一起量很大了,柴胡在几个小时之内,用了60克,麻黄用了30克,其他的都用了几十克。到了晚上八点四十分的时候,病人热度还在往上升,病人的家属非常的担心,同时患者出现大汗出。开始吃第一付的时候,一点汗都没有,我说汗不出,烧退不下来,所以又给他吃了第二付,吃了第二付以后没多久,汗狂出,衣服湿透,而且胸满、气促,在那里喘气,烦燥,觉得不怕冷了,掀开衣被,又想喝水这么情况。家属一下子很担心,一测体温40.3℃,说不行了,要上西药。我跟他说别怕,我说情况在好转。病人是什么证呢?就是《伤寒论》71条所说的“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这个时候跟白虎汤证非常类似,通过这个案例以后,我对五苓散与白虎汤真的有了深刻的对比。这是五苓散证,吃了五苓散以后,慢慢的烧退下来了。后来给他用了柴桂汤、柴苓汤,慢慢的病人在四天以内就完全好了,非常快。这个病人开始用了很多的清热解毒药不仅没效,而且,为什么我第一付麻黄剂退不了烧?就是前面清开灵误用的寒凉伤中,使寒逼在里面出不来。我也曾治红皮病的患者,高烧,前面医生治了一个星期以后高烧不退,后来我在不到二十个小时之内,就给他用了30多克麻黄,60到70多克的柴胡。患者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呢,小便解不出来,然后医生在给他导尿。烧是退下来了,就是发汗太过,伤津液,导致小便不利。我说没关系,条文里面说了:“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要等阴阳自和,不要去导尿,实在不行这时你给他搞胃苓汤也能解决问题。

第六点,局皮整体勿相忘,整体得调疹得平。

刚才已经说过了,我们不能只顾局部的皮损,一定要结合整体来看。在皮肤病里面,我们经常把着眼点在皮肤、皮损上面,对整体常常忽视,很多医生连整体的症状都不问。有没有怕热、怕冷?有没有疲倦?有没有失眠?都不问,一看皮损马上就用药,这是不对的。我们来看一看案例,一个面部皮炎的病例。反复发作六年,面部红斑、灼热、干燥、脱屑,给皮肤科医生第一印象是什么?就是血热、血虚、阴血不足,是不是?但是我们看看整体,舌体胖大,胖大舌,前面的结论就可以推翻掉了。胖大舌一般是有水饮,没有水饮一般舌胖大不起来。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病人用了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黄汤,效果非常好。

第七点,无症奈何难辨识,须责四诊未曾精。

很多皮肤病患者来的时候,好像什么症状都没有,就是皮肤不好,扁平疣、寻常疣、脸上长几个痘痘,还有头上脱一块头发,其他我能吃能睡,医生怎么开方?无证可辨,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无证可辨,是真的无证可辨吗?我认为不是,联合国说了,真正健康的人不到5%,那么其他95%的人都是非健康状态,其中75%的患者是亚健康状态,20%是疾病状态。这说明了只有5%的人是无证可辨,他是真正健康,其他人应该都有证可辨,那么证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四诊合参。但是如果是用了四诊仍收集不到所要的症候呢?这就是四诊的功夫不到家。如果收集的症候太多,繁芜庞杂,说明他收集到了症候。但处理手段不够高。对于这种无证可辨,望、闻、问、切四诊都要收集,其中有关键的,就是患者的体质。日本汉方对体质的辨识非常的重视。国内的话,黄煌教授是非常重视体质的辨识的。有个患者是扁平疣,我给他用了小柴胡汤,效果非常好,为什么用小柴胡汤?也是从体质上面来考虑的,病人确实没有其他的不适,长扁平疣,但是用小柴胡汤有效,还是从他的体质上来看的。我在临床上发现,小孩子小柴胡汤证都是这种体质,一看他精瘦精瘦的,鼻根发青,特别好动,很活跃,容易出汗,头汗多,不爱吃饭,挑食,家长要喂完饭的话,要追着他满堂跑,晚上睡不好,大便干,这些就是小孩子小柴胡汤的体质。

最后一点,通神最是圆机法,独运匠心效可惊。

这里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是日本的验案。15岁小女孩,她到半夜起来就穿上跳舞的衣服,在那里翩翩起舞,跳完了以后呢,又把衣服脱掉又睡觉,天天如此。但是小女孩马上要出嫁,小女孩如果出嫁到了男方家以后,被男方家里人发现的话,是要休掉的,所以家长非常的着急。请了当地的名医,经过望闻问切以后,认为是狐惑病,给她用了甘草泻心汤治愈了。这就是“独运匠心”的一个过程——“通神”。怎么想到用甘草泻心汤来治疗病呢?我们大家看现代教材,狐惑病等同于什么病呢?等同于白塞氏综合征。我认为这种教材误导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日本一些医家思维就非常的发散,但是他们不是没有道理。我们看一看甘草泻心汤条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状如伤寒,默默欲眠”,是什么状态呀?有没有包含精神神经在里面?包括了,对不对?所以从这一点他就抓住了,他也结合甘草泻心汤其他的一些特点,他就用了这个方。日本医家常用这个方治疗不眠症、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梦游症,都有机会。

我们在用《伤寒论》经方的时候,最高境界还是“独运匠心,圆机活法”,这是我最后讲的这一点。比如说,我们用四逆散治小腿部网状青斑,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痤疮,用黄连阿胶汤治角化症,用薏苡仁附子败酱汤治鹅掌风,用甘草泻心汤治拔毛癖,这都需要我们发散型思维,在头脑中有圆机活法,有灵活的思维。

总的来说我们思维应该是“见病知机”,就是通过表面的现象要知道内在的病机,如果病机一致,适合某方证,我们就可以用某方进行治疗。比如,我们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失眠,属内科病,但我们也可以把它拿来治疗手指掌干燥、脱皮、龟裂这些个皮肤病,象指掌角化症啊、龟裂型湿疹啊等等,或者治疗面部的敏感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当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瘙痒这样的一些情况。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治疗失眠的黄连阿胶汤也能治这些?这就是“见病知机”,抓住病机关键!那么,黄连阿胶汤反映的病机关键是什么呢?它反映的是机体内的阴血耗伤了,心火亢盛了,心肾不交了。心火与肾水不交,当然心烦、失眠。但是除了出现心烦、失眠,还可以出现什么症候?应该说还可以有很多。在皮肤病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体表皮肤因阴血耗伤,无以濡润,而出现枯燥、脱屑、龟裂等等,这样一些症候,由于两者在病机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拿它来治失眠,也可以拿它来治皮肤病。

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我们讲方证对应,但是必须注意,不要把方“证”对应变成方“症”对应。第一个“证”,是辨证的“证”;第二个“症”,是症状的“症”,方证对应不是简单的与表面的症状相符,而是医者通过表象,深刻探寻其内在的病机。所以,我们在临床中不能死守《伤寒论》条文,不要以《伤寒论》条文中出现的某些症状,去死套临床中出现的某些症状,来实现“方症对应”,而是必须通过《伤寒论》条文,读懂症状后面、症状里面隐藏的病机,在临床中“见病知机”,才能抓住病机关键,才能达到“方证对应”,才能达到“圆机活法,匠心独运”。

今天,我从以上八个方面,大致讲了一下如何运用经方治疗皮肤病,只是个人的一些粗浅体会。谈了一下思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在座的各位同道有所启悟,也恳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欧阳卫权经方工作室,定期推荐最新经方动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治疗过程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tp/160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