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医文医话针灸科带状疱疹后遗症,浮针也

浮针疗法史创于年,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进针并进行扫散是它最大的特点,肉眼可直接看到针体在皮下来回摆动。有学者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种神经末梢病变引起的疼痛可以通过浮针扫散手法刺激皮肤浅筋膜层,将神经深部与浅部的联系阻断,从而提高患者的痛阈,减缓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治愈后,皮疹消退后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有时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疼痛有人甚至将衣服撑起防止刺激产生剧痛。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也会越高,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约有10%-25%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其发病部位以胁肋部及腹部多见,头面颈部及下肢少见。其疼痛性质多种多样,有时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疼痛,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沉重的心理负担、抑郁的情绪,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目前尚无定论,医者对它的阐释也不尽相同。经总结各现代医家的认识,主要概括为:该病在急性期,湿热蕴脾、肝胆火旺或气滞血瘀,经治疗之后湿、热、火、瘀等余毒未被彻底清除干净。这些余毒淤积于机体,日久瘀阻经络,导致气血受阻,不通则痛;或者病人年老体衰,旧病日久,致正气不足,机体相对亏虚,加之余毒更进一步耗气伤阴,使经筋脉络失去濡养,不荣则痛。有些患者皮肤表面有发暗的色素沉着,也证明了瘀血阻滞的病机特征。在临床上所遇患者以刺痛为多见夜间尤甚,舌质紫黯、脉象弦涩,一切都是气滞血瘀之象。临床上辨证应重视“瘀"这一重要特征。刺痛、疼痛拒按、夜间尤甚均是瘀血痹阻临床特征。

针灸其活血祛瘀、疏经通络、行气散结之功能对医治此病有着独特的作用。毫针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采用围刺治疗,围刺的部位以疼痛明显处为中心,平刺进针,另外也可选择患处对应的夹脊穴或辨证取穴。一方面针刺局部病变部位可直接疏通经络而止痛,另一方面通过辨证治疗调理气血。

浮针的优势

浮针疗法的理论借鉴于传统针灸,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它最大的特点便是扫散面积大,据统计,此疗法对局部皮肤的刺激范围往往是传统针刺的20~30倍。此法有快速减轻疼痛、促进皮肤组织功能和创面修复等作用。据研究显示,浮针疗法的止痛作用主要由于神经体液系统的自我调整。而浮针是作用于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浅筋膜层,再通过扫散手法,可出现较明显的“循经感应”效应,减少甚至是消灭炎症反应,从而改变其病理状态,达到止痛的效果。

操作方法

根据患者患处摆出舒适体位,按照病情选取2-3个痛点,在痛点约3-5cm处进针。在开始治疗前,常规进行消毒,顺着肌肉纹理进针,针尖所指方向为疼痛点快速破皮进针,针体与皮肤呈15°-20°角,一般到达浅筋膜层可放平针身,平刺进入。等到针体完全进入后,手持针柄做扫散,嘱患者配合做灌注活动,扫散时要动作连贯持续,频率均匀、柔和。

注意事项

1.浮针出针后用干棉签按压针眼防止出血,切记不要揉搓,吩咐患者治疗当天不要沾水,以防感染。

2.清淡饮食。

3.保持心情舒畅,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针灸一科吴惠清)

姓名:马忠

科室:针灸一科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科主任

专业擅长:熟练掌握火针、平衡针、浮针、腕踝针、钩针等特殊针灸技术,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男科疾病以及运用肌内效贴技术治疗常见的运动损伤。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日上午

姓名:魏建华

科室:针灸一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扬刺结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科疾病及骨关节疾病。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下午、周六下午

姓名:宋昳星

科室:针灸一科

职称:主治医师

专业擅长: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面瘫、骨关节疾病及各种痛症;多种针法结合治疗肥胖症、便秘、痤疮、失眠等疾病有良好疗效。









































白癜风怎么诊断
白癜风怎么诊断治疗症狀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cr/358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