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疼痛千奇百怪,人和人之间恐怕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
幸好,一个巨大的转机终于出现,他飞往离家三千公里之外的广州,经过3个月的对症治疗,忍受了7年的疼痛近乎烟消云散。
成先生的7年求医之路,给大众带来什么启发?
1
当时可能是治疗不彻底,加上头枕部患区的血管神经密集等多种原因所致。
回忆当年引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原因,成先生感到懊恼。
患上带状疱疹后,约1/5的患者会出现后遗神经痛,在这其中又有将近1/5的患者最终发展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可能相伴数十年之久。
因此,出现带状疱疹早期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诊治,引以为戒。
一般来说,一些抵抗力稍好的患者在早期最常出现疲倦、低烧等与感冒类似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受感染区域的疼痛,多见于胸、腰部,疼痛感类似火烧、蚂蚁咬、针刺、甚至是电击。
医生提醒,确诊带状疱疹绝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全程、足量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将病毒对神经的损伤减至最轻,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有些患者就诊时,皮疹区已经分辨不出了,皮肤上被香火扎过的点状痕迹却非常清楚。
医生建议,大众要少听信偏方,规范治疗才能少走弯路。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难缠程度,远远超出了成先生的预想。
40年来未曾想象过会达到如此痛不欲生的地步。
医院接受脉冲射频治疗后,基本看不到效果的他,转而医院治疗。
医生开出了一模一样的治疗项目,给我的答复是“不同患者治疗见效的次数各有不同”。可是很显然,我的治疗再次失败了。
我还能咋办,只能回家坐以待毙。
成先生斗志全无。
其实人体神经功能极其复杂,并不是将疼痛区域的神经切断就能解决问题。成先生的真实经历也表明,要慎重考虑任何一种治疗方法。
3
4
医生提醒,带状疱疹多见于抵抗力较差者和中老年人群体,因此,推荐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多见于抵抗力较差者和中老年人群体,因此,推荐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不过,疫苗不是%预防,只能降低发病率、减轻神经损伤、减少神经痛发生率。已经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一定要规范治疗,不要在效果稍显时就停药,停药后疼痛复发,治疗难度就会加大,容易发展成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自相关文献及网络,仅用于学术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德国临床免疫学会会长HaraldRenz教授作序,医院杨晓辉主任担任主编,全书共计14万余字,共分为6大章,30家医院,个临床案例。
购买联系▼
☆右下角--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