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艾灸后出现皮肤瘙痒,同时伴有红疹,甚至出现红肿,出水泡。出现这些症状后,就会疑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艾灸呢?这是不是艾灸后遗症呢?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艾灸后皮肤痒的原因。
疹子
疹子是在艾灸皮肤后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偶尔会出现瘙痒难忍、心烦气闷等症状,在中医学角度来说都是由于体内不同内脏部位的湿邪、寒邪、风邪作怪造成。
例如荨麻疹是脾虚之后湿邪堆积无力运化,与肝火化风之风邪狼狈为奸,行入血液,发作时不定位成片发作,其他所有西医说各种不同症状的皮疹、斑疹、丘疹、带状疱疹等……
其实这些都是湿邪为主的风邪、寒邪团伙,流窜搞破坏导致各种皮肤病。
因此,“痒”,是因为虚,不是身体虚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为阳气温煦得不够。如果我们通过长期艾灸,身体阳气充沛,体内的风寒湿排出去后,就不会出现“痒”了!
“痒”在现代医学来说,属于神经系统掌管的知觉。当瘙痒出现时,大脑发出“挠”的指令,这个指令得不到实施,神经调节就失调,就想别的办法,让面部肌肉抽动,自行解痒。
这个时候,如果想控制发痒可以看以下三点:
一是在这里点刺放血后拔罐。
二是在体表刮痧,给病邪出处。
三是继续艾灸。
用这三种方法,综合治疗,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也就是说肺主一身之皮毛,皮肤有问题当然得考虑肺;肺和大肠相表里,肺在内,大肠在外,肺里的垃圾本应通过大肠排出。
如果巨痒,可以试着艾灸曲池,大肠经的合穴,血海,膈俞可以止痒并减少和避免出现大片的红疹和疙瘩等症状。
左右滑动查看穴位图集
每个人所表现出的病症不一样,需要自己多观察,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你身体内的毒素排的差不多的时候,这种巨痒就会过去。
艾灸后皮肤能发痒其实是好事,皮肤作用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体内有任何病邪,人体自己先要通过皮肤排出,能排到皮肤的毒素,看着多么可怕,那已经是没有威胁了。
中医讲:“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先受制于内而后发于外”。只要能发出来,此病一定能痊愈,这就要看你能否给病邪排出的机会,能否坚持到病邪完全排出。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小止痒小偏方,供大家参考。
小贴士:止痒小偏方
一、1.艾叶、千里光各30克,加水浓煎后温洗患处10~15分钟,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
2.艾叶、防风、荆芥穗各10克,煎水熏洗。
二、取花椒一把,放碗里用开水沏半碗,取另一碗扣上面焖,焖好后澄出花椒水。碗里的花椒可留用,两三次后换掉。然后用纱布沾花椒水擦洗患处即可。
三、灸血海穴用艾柱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
四、阿斯匹林消肿止痒法,奇痒难忍,可将1片阿斯匹林碾碎,用清水调成糊状,涂在患处,即可消肿止痒。
如果说痒得太厉害,几周还没有消失,也不能完全排除是艾灸过敏,那样的话你就不适合做艾灸了,不过这种体质的人很少见,大部分还是因为排毒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