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F
东方
徐楠团队
守护你的
每一寸肌肤
去年年初至今,整个地球都被小小的病毒折腾到无语。这类专门与人类为敌的微生物最善于找到合适的宿主,继而在人体细胞中复制扩增最终致病,无论是普通的感冒,还是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抑或是造成本次超长待机疫情的新冠病毒感染,都让我们不得不直面病毒的威力。应该说,我们人类正在逐渐并重新认识病毒,尽力对抗病毒。
BUTHOW?苗苗(疫苗)就是有力的武器。
皮肤科常见的病毒之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就像一个幽灵,可以引发两种临床表现截然不同的疾病。大多数人在儿童时代容易初次感染VZV,出现发热、皮肤上长红斑和小水疱,这时诱发的疾病叫做“水痘”,也有少数人很幸运不伴有明显症状,我们称之为隐匿性感染。
无论有否症状,狡猾的病毒都会通过侵入而找到隐藏的地方,那就是在人体脊髓后跟神经节,它们善于长期潜伏,静默等待一个突破“牢笼”的恰当时机。这一呆有可能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如若病毒界有最佳耐力奖的角逐,则非VZV莫属。
当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生理性的免疫功能降低,或者由于自己熬夜晚睡作出来的体质下降,身体对病毒的监控能力也随之减弱,潜伏已久的VZV会抓住时机,迅速激活,大量复制,再次感染神经并蔓延至相应的皮肤区域,你会顿感疼痛,皮肤表面还会对应在疼痛区域出现红斑和集簇性的水疱,这时候,发生的就是带状疱疹。
其实,皮肤的表现并不是最重要,除了个别人炎症反应过于剧烈,水疱太大太多容易导致感染留疤,一般都能自愈。而带状疱疹引发的剧烈疼痛感才是让患者夜不能寐的根源。疼痛的性质表现为钝痛、抽搐痛、放电样痛或刀割样痛,跳痛等多样形式,时常还伴有烧灼感,阵发性或持续性,相当影响正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有些人还可能因此而产生抑郁乃至自杀倾向,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更是可能在重症患者中持续数年之久,让人痛苦不堪、甚至生不如死。
目前,生活和工作压力普遍太大,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50岁以上,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慢阻肺COPD等)的患者,更是带状疱疹和PHN的高发人群。几乎所有50岁成人既往均感染过VZV病毒,你可能也不例外。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数约为万,数字庞大,就问你怕不怕。
对于带状疱疹,我们当然有办法治疗,但不得不承认,总会有很多病例由于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案不给力,甚至是自身的原因等造成疗效不满意。直接的后果就是要长期忍受疼痛的煎熬,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懂。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将治疗前移,也就是预防为主。
该怎样预防?锻炼身体、早睡早起这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必要手段,借助外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打苗苗!疫苗绝对是预防相关病毒感染的唯一且有效的途径。为了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全球人民都在积极地接种新冠疫苗,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带状疱疹和PHN的发病,种苗苗同样刻不容缓。
以下带你了解下关于预防带状疱疹苗苗的常见QA:
1.什么人群适合接种
50岁以上成人,或者有带状疱疹发病风险的人群都可以选择接种。
2.疫苗有哪些种类?中国目前有带状疱疹疫苗吗?
目前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有两种:减毒活疫苗和重组带状疱疹佐剂疫苗,后者效果更好。
3.怎样接种?
重组疫苗的接种方式为分两剂肌肉注射,中间间隔2-6个月。
4.带状疱疹疫苗的保护效力和持久性如何?
重组疫苗可为50岁及以上成年人提供超过90%的保护效力,且在接种后4年未见明显下降,也就是说接种后至少可以保证4年以上不发带疱。
5.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是否可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肺病)的成人可以而且应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6.得过带状疱疹的人,还需要再接种疫苗吗?
带状疱疹治愈后并非终生免疫,仍有可能复发,我们见过太多复发的病例,有些人的间歇期可能还会很短。因此,无论是否患带状疱疹,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其实都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有效预防疾病再次发生。当然了,如果在急性发作期,要延迟至炎症反应平稳、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接种。
7.可以同时接种其他疫苗吗?
新冠疫情之下,大家对于流感、肺炎以及新冠等成人疫苗接种意愿明显提升。适龄人群可以在接种其他成年人疫苗(如肺炎疫苗)后,间隔2周后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增强中老年人群的防病能力。
END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