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小贴士
如何让孩子远离秋季传染病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一过,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经常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易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即将到来的秋季。
除了气温的变化,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尤其是再过一段时间便到开学季,幼儿群体互相感染的几率将大大增加。那么,在换季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少生病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01
秋季常见幼儿传染疾病
01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1、粪、口传播:病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又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人。
2、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3、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呕吐、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0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疱疹性咽峡炎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
最显著的特点: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
03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瘪、常伴有瘙,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痴,持续一周左右痴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04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1、患病幼儿会先吐后泻,伴有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
2、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
3、大便次数增多,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大便,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
05
过敏性皮炎
秋季时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颗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
如果孩子皮肤脱皮症状非常明显,瘙痒难以有效抑制,家医院进行治疗。
02
预防传染病,我们在行动
01
做好“一日三检”
各班教师做好“一日三检”
幼儿缺勤登记和幼儿病事假跟踪、回访工作。
保健医认真执行幼儿晨检制度。
02
卫生消毒工作严抓不懈
保育老师对教室、寝室、盥洗室、走廊以及活动区域严格按要求进行打扫和消毒,尤其对幼儿的餐具、玩具增加消毒次数,从根源上减少或杜绝传染病病毒的滋生,为幼儿创造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晾晒被褥
03
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
04
开展户外活动
开展户外活动,保证幼儿每天锻炼不少于2小时,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生活习惯好,换季生病少
“换季就生病”像个魔咒一样,在夏末秋初之时常常出来“骚扰”孩子,那么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呢?
除了园内做好预防工作外,家长们不妨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No.1
健康饮食,不喝冰水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虽然已经是立秋,但“秋老虎”还是会让孩子大汗淋漓,这个时候,许多孩子喜欢端起一杯冰水就往肚里灌,由此引发的受凉、腹泻、感冒不在少数。对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应为孩子常备凉白开,天气冷的话就备好温开水。
No.2
注意卫生,勤洗手
孩子喜欢用手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小手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必须注意及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No.3
保证充足的睡眠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孩子要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
No.4
营养调理
多给孩子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
No.5
积极开展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对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时间给出了具体推荐:“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同时每天应进行至少分钟的户外活动,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减少运动总量。”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
它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细心与耐心为孩子创造一个
可以尽情玩耍的健康环境!
撰写
刘阳
校对
靳婷
审核
赵丽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