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小记
中医李宁跟师笔记
跟韩老师上门诊时,笔者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多发于体质偏弱中老年患者。患者常因患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者痛极而泣,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韩老师治疗此病时往往得心应手,药到病除。在今天韩老师门诊患者中,就有一位复诊的患者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患者,男,年过六旬,一周前在韩老师门诊就诊。当时主诉为右侧腰背部带状疱疹疼痛2个月。发病之初上述部位起大片丘疹、水疱、疼痛,医院皮肤科,按“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等治疗1个月。治疗后虽然皮疹消失,但是疼痛不减。后又转往其他院给予止痛剂、神经营养剂等治疗20余天,仍然感觉腰背部疼痛,严重时衣服不敢接触皮肤,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所以到韩老师处求治。诊见:身体偏胖,右侧腹部至腰背触痛明显,余无明显不适;舌质暗红,苔白润,脉象沉弦。
韩老师辨证为瘀血阻络,治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白芍30g、制马钱子1g、全蝎8g、蜈蚣2条、地龙10g、郁金12g、薤白12g、枳壳10g、瓜蒌皮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早晚饭后服。
经治疗一周,今日来门诊复诊。患者及家属均喜形于色,言药后疼痛明显减轻,接触衣服已无疼痛反应,连声道谢云云。效不更方,又以前方加减巩固治疗。
跟师体会
患者发病较久,邪阻络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硬麻肿痛,不是瘀血便是痰”,该患者发病2月,痛点固定不移,当是瘀血无疑。因而方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止痛,白芍、枳壳、甘草是缓急止痛之“角药”;郁金、瓜蒌皮、薤白专治胸背部疼痛;制马钱子、全蝎、蜈蚣、地龙是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要药,营血通畅,经脉得养,痛安不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固定不移,触痛明显,经久不愈。其病因多由失治误治,或年老体弱,抗邪无力,致邪毒深入,闭阻脉络所致,总不离“瘀”证范畴。故韩老治疗本病,常以桃红四物汤加味,常能收到较好疗效,临证值得借鉴。
秘语
南山
恩师韩世荣点评
带状疱疹初期,用阿昔洛韦等西药治疗的同时,就应该配合中药针灸、拔罐等综合措施,以便缓急止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后期以疼痛为主者,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当为首选之法。
治疗用药时,有几组角药必不可少:白芍、枳壳、甘草,柔肝缓急止痛;郁金、瓜蒌、薤白宜于胸背部疱疹剧痛者;全虫、蜈蚣、马前子乃止痛之要药;川楝子、元胡是针对小、少腹部的疱疹剧痛者之要药;乳香、没药亦为止痛之良药;发于头面部者,用地龙、白芷当先。临床用药应该以基础方药加要药,最后再加引经向导药。
文章推荐(阅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