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老师在讲阴火的病机)
郑钦安说:“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阳火”即“真火”。是全身都表现为火热的状况;“阴火”即“假火”,是阴证所生之火。他特别提出了要进行阴阳的辨别。看病首先要分其阴阳,在阴阳的层次上理解疾病,把握病机,叫治本。否则,都是治标。如果我们对一个病的病机能从阴阳的层次去入手的话,往往就不会错。如果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能够在阴阳上多下功夫.,可以走的更快更深一些。郑钦安阴火论及证治发挥阴火的产生,局部阳气有余便是火。整体上,阳气是不足的。阳浮于上,可出现咽喉肿痛、脸上长疮、掉发、面部红肿等;阳浮于表,出现一系列皮肤问题;阳潜于下,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部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从阴火论治反复发作十年的毛囊炎长痘了,上火了,为什么吃凉药没有效果?小心是阴火!张存悌:勘破阴霾,独辨阴火这种情况下临床最常见到医生用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在外的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是症状会反复。因为苦寒伤阳,这种治疗往往更伤阳气,使阳气更虚。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解决表面的问题,而不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那么采用引火归元的方式把虚火往下引,局部和整体的阴阳更加平衡,才更能从根本的处理问题。聚合型痤疮2年后复诊,火针疗效好!阴火的诱因哪些?老师说,所有导致阳虚的因素都可以产生或加重阴火状况,导致病情的加重。一是熬夜,熬夜导致阳不能入阴,这是当下为什么会产生很多阴火证的重要原因;二是是劳累;三是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是推动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饮食方面,燥热助热,加重局部的火热,苦寒伤阳,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知道了诱因,我们就可以和病人沟通,大多数医生看病只是看见人的病,我们是否能看见生病的人呢?他当下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如何看到生病的人。那我们要了解他的衣食住行,他的一言一行,他日常的行为习惯,透过这些看见一个人的状态,了解到他为什么会生这个病。我们医生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病人,看见他自己当下的状态,然后病人才能发自内心的去自我改变。走出疾病,看见生病的人医生如何治人呢?首先对人为什么会生病,要有清晰的认识,对生命有所认知。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他认为人体由于我们的主体、能体和肉体构成的。作为医生,要能观察到生病的人是在哪部分出现了问题,才能采用不同层次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如果我们只看到了肉体,那我们只能用治疗肉体的方式去治疗;如果看到了能体的部分,那就从能体的层面入手;假如主体出现了问题,这个病人是心出现的问题,“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那我们是否能看到这个生病的人是心出现了问题?若我们在其他层面的治疗,效果往往是不好的。从中医的角度解读吐气法对健康的作用最后老师提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老师强烈推荐《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大学要精读这些经典。读书要知其要,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处于不知其要的状态下。内经学习复盘内经养生纲目:德全不危因何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如何避免未老先衰?一起走进内经,向圣人学习内经学习复盘:你健康吗?别太相信自己的感觉!这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是“用心”去学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说“如果再,如何如何,效果会更好”。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在学习过程中,是在“用心”还是在“用脑”?“用脑”学习,我们大多都在这个范畴,“用脑”学习,就只是记住书本上那些刻板、僵化的技能,一旦哪个环节遗漏或出错,便开始焦虑恐慌。而“用心”学习,学到的是对技能更深层的理解。能使我们跟随自己的内心,自在的在这个领域里畅游了。要学会用脑,更要懂得用心。“从用脑,到用心”
黄帝内针读书会分享内针学习交流
用心品原书,向内求针道饭菜品中道,用心在觉“中”!点评:非常好的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个写作,对于这堂课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有不少内容已植入心中,内化。人文化成,相信有一天会开花结果。如何实现从“用脑”到“用心”的转变,不是口头上的,而是我们先要觉察到自己当下习惯性“用脑”的特点,然后看见了,就要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体察,去感悟。建议每日练习“吐气法”,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改变,用心的状态下,大家一定能更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学习吐气法,请参考下面的文章,打开链接看视频学习。吐气法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改变,从“心”开始!学中医,必须尽早去践行,去体证!欢迎其它同学在文章后面留言,也建议18中医的同学们,能够听完课,时不时写点心得体会,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