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中医外科学学习心得ldquo用心

年4月9日,开始了我本学期南方医科大学级中医学本科《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本次课是对中医外科学治法一章的串讲。课前要求同学们提前预习自学相关教学内容:中医外科学(图解)第五章治法(点击可打开),但上课时,发现大部分同学没有去预习。作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中医基础、诊断、中药、方剂等基础,临床课程的教学更多应该是在于构建学生的临床思维,而不是具体的知识。书本上的内容,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自学而掌握,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临床问题。如果我们的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依赖老师,那么要学好中医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老师的作用不应该在灌输知识,更应该以导师、教练的角色去帮助学生成长,但愿我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中医临床思维。为此,我对课程的科代表提出了一个要求:每次课后写一份心得体会。我也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尝试课后写写心得体会,字数不在多少,而在于上完课后,有多少知识内化成自已心中的存在,并能够表达出来。以下是学生的心得体会,我很欣慰:“用心”学习而不是“用脑”学习(18中医张云霞)课程开始时,老师强调我们一定要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课程相关内容,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收获。书本上的文字大家都看的懂,对个别有问题的地方,在上课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随时提出来,所以书本上内容不做过多的赘述。堂课的教学目的,不是单纯的记住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构建中医外科的临床思维。是希望通过讲解让大家能够学会如何综合地运用中医外科学的相关理论,灵活地运用于解决具体疾病的诊治,并不是记住的东西越多越好。现代社会发展特别快,学习途径多,学习资料容易得到。只要构建出正确的思维模式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理论知识,所有不懂的、忘记了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查找。改变学习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特别提出希望大家用心去学习,而不是用脑学习。在心里面构建出思维模式,用心并不等于不用脑,而是在用心的状态下去用脑。通过轻松的学习方式,学到更多技巧,了解到更多的内容。在整个课程结束时,希望大家对于中医外科疾病会诊断、会治疗。尤其是各论部分,首先是能诊断出疾病,然后是能够提出治则。理论上来说,每讲完一个病就应该会诊断、治疗这个病,但实际上我们很多学生学完了不会,这也是个现实问题,有老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老师提出我们是否能够转变一种观念:进行角色的互换,把自己当作医生而不是学生,从不同的角色进入课堂看这节课,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思考。用学生的角色听课,大多时候是听老师灌输某个疾病相关的知识点。如果站在医生的角度听课,你就会思考,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想要表达什么?他想教会你临床上做什么?后者才是关键。老师鼓励大家并希望大家积极地进行角色的转化,从学生转变到医生,建议大家在以后的临床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关于角色扮演,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角色扮演来学习!)(赖老师与学生互动中)课堂以病例分析的方式呈现,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资料,在课堂中引导我们要独立思考,提示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我们要有超越老师的精神,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通过几个病例深入浅出地引出了“阴火”的概念。对于阴火来说,它最大的特点是局部有热、有上火、红肿、热痛、发热等各种局部有热,阳气有余的表现,但是,病人全身处在是比较虚寒状态(如冬季畏冷,四肢难温、舌淡,边有齿印等)。这种情况下的火属于虚火。

(赖老师在讲阴火的病机)

郑钦安说:“总之众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阳火”即“真火”。是全身都表现为火热的状况;“阴火”即“假火”,是阴证所生之火。他特别提出了要进行阴阳的辨别。看病首先要分其阴阳,在阴阳的层次上理解疾病,把握病机,叫治本。否则,都是治标。如果我们对一个病的病机能从阴阳的层次去入手的话,往往就不会错。如果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能够在阴阳上多下功夫.,可以走的更快更深一些。郑钦安阴火论及证治发挥阴火的产生,局部阳气有余便是火。整体上,阳气是不足的。阳浮于上,可出现咽喉肿痛、脸上长疮、掉发、面部红肿等;阳浮于表,出现一系列皮肤问题;阳潜于下,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部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从阴火论治反复发作十年的毛囊炎长痘了,上火了,为什么吃凉药没有效果?小心是阴火!张存悌:勘破阴霾,独辨阴火这种情况下临床最常见到医生用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在外的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是症状会反复。因为苦寒伤阳,这种治疗往往更伤阳气,使阳气更虚。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解决表面的问题,而不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那么采用引火归元的方式把虚火往下引,局部和整体的阴阳更加平衡,才更能从根本的处理问题。聚合型痤疮2年后复诊,火针疗效好!阴火的诱因哪些?老师说,所有导致阳虚的因素都可以产生或加重阴火状况,导致病情的加重。一是熬夜,熬夜导致阳不能入阴,这是当下为什么会产生很多阴火证的重要原因;二是是劳累;三是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是推动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饮食方面,燥热助热,加重局部的火热,苦寒伤阳,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知道了诱因,我们就可以和病人沟通,大多数医生看病只是看见人的病,我们是否能看见生病的人呢?他当下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如何看到生病的人。那我们要了解他的衣食住行,他的一言一行,他日常的行为习惯,透过这些看见一个人的状态,了解到他为什么会生这个病。我们医生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病人,看见他自己当下的状态,然后病人才能发自内心的去自我改变。走出疾病,看见生病的人医生如何治人呢?首先对人为什么会生病,要有清晰的认识,对生命有所认知。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他认为人体由于我们的主体、能体和肉体构成的。作为医生,要能观察到生病的人是在哪部分出现了问题,才能采用不同层次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如果我们只看到了肉体,那我们只能用治疗肉体的方式去治疗;如果看到了能体的部分,那就从能体的层面入手;假如主体出现了问题,这个病人是心出现的问题,“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那我们是否能看到这个生病的人是心出现了问题?若我们在其他层面的治疗,效果往往是不好的。从中医的角度解读吐气法对健康的作用最后老师提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老师强烈推荐《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大学要精读这些经典。读书要知其要,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处于不知其要的状态下。内经学习复盘

内经养生纲目:德全不危因何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如何避免未老先衰?一起走进内经,向圣人学习内经学习复盘:你健康吗?别太相信自己的感觉!这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是“用心”去学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说“如果再,如何如何,效果会更好”。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在学习过程中,是在“用心”还是在“用脑”?“用脑”学习,我们大多都在这个范畴,“用脑”学习,就只是记住书本上那些刻板、僵化的技能,一旦哪个环节遗漏或出错,便开始焦虑恐慌。而“用心”学习,学到的是对技能更深层的理解。能使我们跟随自己的内心,自在的在这个领域里畅游了。要学会用脑,更要懂得用心。“从用脑,到用心”

黄帝内针读书会分享内针学习交流

用心品原书,向内求针道饭菜品中道,用心在觉“中”!点评:非常好的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个写作,对于这堂课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有不少内容已植入心中,内化。人文化成,相信有一天会开花结果。如何实现从“用脑”到“用心”的转变,不是口头上的,而是我们先要觉察到自己当下习惯性“用脑”的特点,然后看见了,就要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体察,去感悟。建议每日练习“吐气法”,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改变,用心的状态下,大家一定能更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学习吐气法,请参考下面的文章,打开链接看视频学习。吐气法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改变,从“心”开始!学中医,必须尽早去践行,去体证!欢迎其它同学在文章后面留言,也建议18中医的同学们,能够听完课,时不时写点心得体会,发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mbdzbz/7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