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概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发生之前常有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也有无前驱症状者。

2、局部神经痛是临床表现特征之一,可出现在发疹前1~4天,或伴随皮疹出现,部分患者疼痛可持续到皮疹消退后2~3个月或更久。疼痛的程度可从轻度到重度,甚至剧烈难忍不等。

3、损害常为一个神经节段,好发于单侧胸部肋间神经或头面部三叉神分布区,其次为上肢臂丛神经及下肢坐骨神经支配区。

4、皮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常澄清。个别可形成大疱或血性疱。水疱可融合也可坏死形成溃疡。皮疹一般单侧,疱疹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整个病变呈带状分布倾向,一般不超过躯干中线。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5、头面部带状疱疹可引起角膜结膜炎,也可引起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6、在少数免疫功能明显低下的个体,可发生泛发性带状疱疹,为1个神经节段部位的皮肤有典型带状疤疹的皮损,同时全身皮肤有散在的水痘样皮疹,常伴有高热、肺炎、脑炎等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7、病程有自限性,约2~3周,愈后很少复发。

诊断要点

1、发疹前可有疲倦、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2、患处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敏。

3、好发部位是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4、皮疹为红斑上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液常澄清。

5、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

6、病程有自限性,约2~3周,愈后可留色素改变,发生坏死溃疡者可留瘢痕。

7、头面部带状疱疹可累及眼、耳部,引起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或面瘫等。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阑尾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丹毒、单纯疱疹、脓疱疮等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治疗原则止痛、抗疱疹病毒和防止继发感染。

2.局部治疗1%~5%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等外用。伴感染时用抗生素软膏。眼部损害时应滴0.1%阿昔洛韦滴眼液等,必要时请眼科医师协助治疗。

3.系统治疗

(1)抗病毒药物可选用:

1)阿昔洛韦咀嚼片mg,,5次//d口服或5~10mg/(kg·d)静脉滴注,疗程7~10日。

2)伐昔洛韦片0.3/次,2次/d等。

3)更昔洛韦静脉滴注,5mg/kg,每8小时1次,根据病情连用7~10日。

(2)止痛:可用镇痛药。严重者可作局部神经根封闭治疗。

(3)皮质类固醇:应用有争议,多认为及早合理应用能抑制炎症过程,减轻后根神经节的炎症及其后的纤维化。老年体健患者如无禁忌证,可用泼尼松20~30rng/d,分2~3次口服或早上8点顿服,疗程7天,应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合用。

(4)严重或免疫功能明显减弱者,干扰素可作为辅助治疗。同时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或肌注卡介菌素多糖核酸注射液。

(5)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B12、B6等可营养、保护神经,减轻神经及疼痛。

4、理疗可用紫外线、红光、频谱仪或氦氖激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mbdzbz/56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