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患者在我院中医皮肤科住院采用中西医并重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患者为男性,54岁,入院前9天右下肢出现阵发性针扎样疼痛,无放射痛,每次持续约5~30分钟不等,发作频繁,夜间尤甚,严重影响睡眠,医院就诊,对症治疗4天后,患处疼痛无缓解,右下肢出现散在片状红斑,红斑上有粟粒至黄豆大小水疱,簇状分布,诊断为带状疱疹,以抗病毒止痛等治疗5天后,右下肢疼痛仍未缓解,严重影响生活,行走时自觉右下肢、足部疼痛感剧烈,行走困难,疼痛感以晚间更为剧烈难忍,入睡困难。后转至我院就医治疗,入住中医皮肤科后,采用西药抗病毒和中医针刺、放血、拔罐、中药口服特色治疗10天后,患处水疱消退,右下肢疼痛感基本缓解,出院时可正常行走,右下肢自觉疼痛感轻微,晚间睡眠正常。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由于带状疱疹所引起的神经痛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早期正确治疗显得更为重要。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而中医中药在带状疱疹治疗上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中药外治疗法是中医药疗法的特色,适合的外用治疗,能有效提高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特色诊疗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以外泄内蕴之热毒,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消肿止痛、开窍泄热、通经活络化瘀等功效。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编辑:林强
-网站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