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医院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罗颖兴等针灸治疗后,刘先生的口角已接近对称的状态,左眼也能闭合了,已经没有耳后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的情况了。
刘先生介绍,因最近气温突然下降,晚上也没睡好,没想到突然出现了左边的口角歪斜了,左眼也闭不起来,整个人都不舒服,于是经过 罗颖兴介绍,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多表现为患侧面部麻木,表情动作丧失,不能蹙额,皱眉,闭眼。患侧鼻唇沟浅,口角下垂偏斜。不能吹口哨,鼓腮漏气,说话欠清晰,不能发“波”“坂”等爆破音。抬头时额纹消失,眉毛较健侧低。眼裂变大,眼泪外溢。少数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只要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都有可能是“面瘫”早期的表现,都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图为康复科医生在为患者治疗
引起面瘫的因素
1.寒冷
罗颖兴介绍,寒冷是面瘫高发的一大因素。多数面瘫患者在发病前都患侧头面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导致面部神经缺血,发生痉挛,所以就容易导致面瘫。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也是导致面瘫的常见因素,如带状疱疹病毒,病毒直接侵袭面部神经,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肿胀,受压、血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
3.其他疾病
脑卒中、格林巴利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局部感染、创伤等也容易导致面瘫。过度疲劳、免疫力相对下降也是面瘫的原因之一。如果遇到情感的较大波动,如生气、害怕、紧张、压力过大等,则易患面瘫。传统中医认为,患者养生不慎,或过度劳累,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为外不固。此时,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筋经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面瘫。
如何预防面瘫
罗颖兴提醒,预防面瘫就是要针对上述病因进行。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远离风寒。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要穿暖,出门时可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促进面部经络通畅、血液循环,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空调、风扇是也常见的致病因素,不要图一时之快,直吹久吹。再有,在乘车、户外乘凉、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加注意。不要用冷水经常洗脸,尤其是冬天和季节交替时。可在睡前热水药包泡泡脚10-20分钟后进行足底按摩。
2.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多做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例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长期坚持下去,会使体质循序地得到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3.合理膳食。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饮食应清淡、丰富,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另外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
4.调节心理。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图为面瘫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
罗颖兴介绍,面瘫能否治愈的关键首先在于尽早及时治疗,其次在于治疗彻底。从临床上来看,中医越早介入,效果越好,恢复越快。中医认为,在发病早期,针灸可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后期还可以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传统中医针灸加上面部推拿点穴,在治疗面瘫上具有良好的优势。针刺和面部推拿点穴,可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又可调节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翳风、阳白、攒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牵正、合谷等等,对于肝阳化风挟痰阻于经络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如脑血管病),针灸也有平肝潜阳,熄风化痰通络之效,同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