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诚普堂中医治疗面部神经麻痹

郗钢中医执业医师,毕业于山西省中医学院;曾在医院及山西省针灸研究所进修学习,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年;在继承其母亲(注:母亲是著名中医医师,师承曾祖父、祖父,从医长达六十余年。)学术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医古典医籍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内科杂病特别是消渴症、胸痹症、失眠及中医妇科等方面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糖尿病、脾胃病、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诊治。

诚普堂中医治疗面部神经麻痹

中医称面部神经麻痹为“面瘫”、“口辟”等,属“中风”范畴。诚普堂中医认为发病多由肌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侵袭,以致精气阻滞,经筋失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传统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辩证分型及治疗:

一、风邪入络症状:每于晚间受风寒或受潮湿后,次日晨起即发现面瘫,口眼歪斜或头痛,苔薄白、脉浮。

症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活血,和营通络。

方药:白附子9克、僵蚕9克、当归9克、防风9克、白芷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钩藤12克、天麻12克、全蝎1.5克(冲服)。

随症加减:痰多者加天竺黄12克、制南星12克、以化痰开窍。口干舌燥者加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以清热泻火;有寒象者加细辛6克、麻黄9克,以温经通络散寒。有於象者加鸡血藤15克、红花9克、路通通9克,以活血通络。

二、气血两虚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症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后,经络阻滞,气血痹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眼花乏力,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脾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则: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药方:党参9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灸甘草12克、当归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地龙12克、桂枝9克、蜈蚣2条(冲服)、全蝎粉(冲服)。随症加减:神疲气短者加黄芪15克、以补益中气。头晕眼花者加枸杞子12克、菊花9克、以补肝而清利头目。心悸失眠者加枣仁12克、夜交藤30克,以养心安神。

三、痰瘀互阻症状者:口眼歪斜,头痛,肢体麻木,头晕,神疲乏力,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

症候分析: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邪入络,夹痰夹瘀痹阻经络,故口眼歪斜致面瘫。瘀血阻络,清窍不利,故头痛肢麻。气血不足,故头晕,神疲乏力,健运失司故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为气虚血滞,痰瘀互阻之象。

治则:益气活血,祛疾通络。

方药:生黄芪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地龙12克、白附子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全蝎粉2克(吞)。随症加减:寒象者酌加桂枝9克、羌活9克,以温经祛寒。热象者加黄芪12克、生石膏30克,以清胆胃经热。痰湿明显者加陈皮6克、半夏9克,以祛湿化痰。伴面肌痉挛者适当加大全蝎粉的用量,并加用白芍15克、甘草6克、鸡血藤15克、以解经缓通络。

诚普堂中医宗旨是: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医术精益求精,您的满意是医生们的永远追求。

○得了肾结石您不用怕○九针祛病传中华○面对更年期综合症怎么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mbdzbz/4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