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复合臭氧油涂擦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张留勋 侯艾云
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星状神经节+三叉神经周围支照射复合创面照射+臭氧油疱疹区擦涂对颌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66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采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星状神经节+三叉神经周围支照射复合创面照射+臭氧油涂擦。Ⅱ组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利巴韦林+局部涂擦阿昔洛韦软膏。两组病人均口服阿昔洛韦片0.2tidpo、加巴喷丁0.3tidpo、双氯芬酸钠0.5tidpo。以口述描绘评分法(VRS)评价治疗后的优良率。
结果
两组治疗后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星状神经节+三叉神经周围支照射复合创面照射+臭氧油涂擦明显优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利巴韦林+局部涂擦阿昔洛韦软膏的方法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阿昔洛韦;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星状神经节;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急性期皮肤黏膜溃烂及疼痛发病机理复杂[1],治疗困难;自年5月采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uperLizer HA,SL)照射星状神经节+三叉神经周围支照射复合创面照射+臭氧油涂擦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取得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颌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年龄42~86岁,发病时间:1~15天。随机分配为2组,I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64.8±12.1)岁。采用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同侧星状神经节+三叉神经周围支照射复合创面照射+臭氧油疱疹区擦涂。II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62.0±12.3)岁。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利巴韦林+局部涂擦阿昔洛韦软膏。
1.2方法
I组:根据皮损部位,选择同侧星状神经节以及三叉神经节外周支[眶上神经(眼支区域)或眶下神经(第二支区域)或颏神经(第三支区)]。其中星状神经节照射部位包括:颈前与胸骨上窝约2.5cm处,正中线旁开约1.5cm处。SG探头参数设置:输出功率80%,照射1S/on,2S/off,10min。三叉神经外周支:眼支眶上缘中点上约0.5cm;第二支眶下神经,眶下缘中点下方月0.5cm处;第三支颏神经(颏孔):下颌骨上、下缘之间,同侧瞳孔垂线上骨性凹陷处。B型探头参数设置:输出功率80%,照射1S/on,1S/off,10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颌面皮损区创面照射、1次/d,涂擦臭氧油、3次/d。
II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利巴韦林0.5+5%GNSivgtt,2次/d,15天为一疗程,皮损局部涂擦阿昔洛韦软膏3次/d。
两组病人均口服阿昔洛韦片0.2tidpo,加巴喷丁0.3tidpo,双氯芬酸钠50mgtidpo。
1.3疗效评定及观察指标
采用口述描绘评分法(VRS)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优:疱疹完全消退,疼痛完全消失。良:疱疹消退,疼痛缓解明显。差:疱疹减退,疼痛有轻微缓解。无效:疱疹减退,但疼痛无缓解。
2结果
I组:33例,优33例(%);II组33例,优22例(66.7%);良5例(15.1%);差3例(9.1%);无效3例(9.1%)。I组疗效明显优于II组(P0.01)。治愈次数比较:I组33例,5天治愈3例,8天治愈10例,10天治愈20例;II组:5天治愈1例,8天治愈2例,10天治愈5例,15天治愈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带状疱疹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引发的疱疹性皮肤粘膜损伤性疾病。疱疹丛集成簇,若干簇沿一侧的感觉神经呈带状分布,不但发生于躯体脊神经,也多发于颌面部的三叉神经,颜面部的症状一般重于躯体部。早期在即将发生疱疹的皮肤上发生刺痛或烁热感,后在三叉神经的任何一支或几支所分布的皮肤与粘膜发生大小不等的斑疹、继而形成水疱、破溃后出现皮损,口腔内粘膜溃烂严重影响进食;不但皮肤粘膜表层出现溃烂、而且疼痛剧烈,患者常伴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约10%病人可后遗疱疹后神经痛[2]。带状疱疹好发于老年人或抵抗力低的病人。老年人合并疾病的比较多。SL是一碘灯作光源,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与较深的组织透射力,其通过光子、电磁波以及光化作用,可对机体起到赋活刺激作用,进而促使机体活性物质的产生,同时通过刺激末梢神经、对N的兴奋性进行抑制进而有效缓解疼痛。SL照射还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使胶原新生,并能起到消炎以及治愈创伤的作用,对于缓解肌肉痉挛、加快损伤恢复、缓解及消除疼痛效果较为突出;SL照射对人体组织的有效作用深达5cm,其主要治疗作用:减弱肌肉张力、解除痉挛、缓解疼痛,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断疼痛传导途经[3-4],由于无副作用而乐于被病人接受,广泛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SL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比传统的静脉给药,外涂药物更显示出它的优势。照射三叉神经节部可消除其神经根节部炎症,SGL(星状神经节照射)可使支配区域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促进渗出减少、加速创面愈合、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局部炎症易于得到消散[5]。皮损部位涂臭氧油使皮损组织能尽快恢复,臭氧具有对细菌、病毒、有灭活作用,有中和氧化物质,拮抗炎性介质,臭氧属生理激活因子,可诱发多种生理反应,促进改善细胞供氧与代谢,发挥镇痛、消炎与免疫调节作用[6]。阿昔洛韦经口服后可起到有效的抗病毒综合治疗的作用。将上述三者联合起来使用,可强化疗效,且避免了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从本文结束看;SL照射星状神经节、三叉神经节、溃烂面+臭氧油外涂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抗病毒及外涂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法。并且能有效预防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宏,李冰,边二堂.胸背部带状疱疹疼痛特征及后遗神经痛的预防1例报道[J].中国病毒病杂志,(3):-.
[2]严相默.临床疼痛学[M]第1版.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67-71.
[3]张同海,千石哲,闫瑞曦,等.抗炎镇痛液皮损区皮内注射联合加巴喷丁口服与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J].实用疼痛学杂志,,11(6):-.
[4]任国玲,唐金环,孙敬宇,等.偏振光照射配合电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J].实用疼痛学杂志,,10(2):-.
[5]吴明明,肖晶,郑光益.水突穴针剌、穴位注射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5(01):56-57
[6]刘延青.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