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调研报告带状疱疹疼痛占医院相关门诊10

今年的10月16~日是“中国镇痛周”,主题是“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

疼痛是我国第三大健康问题,影响着公众的身心健康,而公众对疼痛相关防治认知仍有待提升。

为此,10月17日,由医师报发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支持的“提高预防意识,远离剧烈之痛”全国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并公布了首个《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沟通会现场注意到,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就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疼痛的典型病例、认知误区及疼痛的科学管理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专家在圆桌讨论中围绕公众对带状疱疹等疼痛认知的误区展开交流每经记者李宣璋摄

医院相关门诊量10%~40%

《报告》由医师报邀请了中国五个区域的专家团队,就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疼痛的特殊病例、疼痛的认知误区等话题,结合各门诊诊疗情况进行访谈并加以整理。

谈及《报告》的调研背景,医师报社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在现场表示,今年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周到来之际,我国在五个区域进行了本次疼痛调研。“地域分布也是比较有意义的,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医院疼痛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的医生,就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疼痛的特殊病例、疼痛的认知误区等话题,医院门诊诊疗情况进行访谈。”张艳萍介绍。

此次调研报告发现:第一,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癌痛、软组织痛,是门诊常见的慢性疼痛;第二,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较为常见,医院疼痛相关门诊该类疾病比例不同,约为10%~40%;第三,有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的中老年人,发生疼痛的风险较高;第四,中老年人有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风险增加;第五,公众对疼痛的认知误区较多,需提升正确预防疾病和管理疼痛的认知。

针对公众疼痛认知误区,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在现场表示,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是人体避免伤害、及时发现隐患的保护机制。面对长期的、剧烈的疼痛,多数人容易陷入误区。其实,吃得了苦,没必要忍得了疼,更不必长期带痛生活。

“在门诊中遇到过特别痛的患者,身边甚至常备8种止痛药,试图减少疼痛对生活带来的困扰。”樊碧发介绍,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比较常见的,有的患者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这种疼痛就像拧开的水龙头,无休无止。带状疱疹患病部位越高,对中老年人造成的疼痛危害更大。此外,如果患带状疱疹后并未出现呈簇状、带状分布的水疱,更需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mbdzbz/1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