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带状疱疹神经痛
怎么办?
疼痛科为您支招!
疼痛,是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疼痛已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自年以来,国际疼痛学会倡导将每年10月份第三周的周一设立为“世界镇痛日”,我国也将这一周设立为“中国镇痛周”。
在我们的日常生中,经常面临着各类神经性神经痛、关节疼痛、软组织疼痛,癌性疼痛等疾病困扰。今天,我们共同聊一聊带状疱疹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什么?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盘疮”,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皮肤疱疹分布、瘢痕组织形成以及神经受损一系列神经疼痛性疾病。多数人小时候都会感染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痊愈之后这种病毒就在人体的神经根处潜伏下来了,多分布在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等部位。
疱疹后遗痛是什么?
在急性期主要是抗病毒、抗炎止痛、神经营养、增加抵抗力等对症治疗。关键是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时,皮肤疱疹已结痂、愈合,但患者疼痛程度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呈现加重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疱疹后遗痛”,患者多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皮肤感觉轻度麻木,不能有任何触摸,哪怕是风吹都会引发一场灾难性的剧痛,就像一阵阵的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间断发作,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后遗疼痛多见于60岁以上中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肿瘤、身体虚弱或过度劳累的病人。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病程长短不一,有的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6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该疾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所以,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就要主动、积极规范化治疗,消除后遗痛隐患,尤其年龄较大、疱疹分布面积广、自身体质较差的患者更要积极主动治疗。
如何治疗后遗痛?
既然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是疼痛传导至大脑必由之路,也是外周或中枢敏化中继站,是疱疹疼痛放大的罪魁祸首,因此,后遗痛治疗重点是调节神经节功能。
常州二院疼痛科采用现代射频消融技术,一根细针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到达神经节/神经根靶向位置进行受损神经调控,在不破坏神经功能基础上,减少疼痛信号传入至大脑,降低疼痛程度,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当然,后遗痛也是一个综合治疗过程,在积极控制疼痛、调节受损神经节功能的前提下,我们也需要配合修复神经、增加免疫力以及改善睡眠、心理状态的治疗,增强营养,合理饮食等。
疼痛科提醒,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不致命,严重患者却痛不欲生,长期导致紧张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早期规范的疼痛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常州二院麻醉科疼痛门诊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病史制定出个体化方案,综合治疗,有效缓解疼痛及并发症。
发病1天发病1天图高能激光消疱高能红外
促进创面修复
3天,创面结痂、干燥、无渗出
超生引导、背根神经节射频调控
文字:疼痛科张卫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