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与小虎一样,喜欢吃海鲜。而且小虎特别喜欢吃生蚝。
但是!!!
每过几个月,我们就会在新闻中看到类似这样的标题:《手指被虾尾刺破感染“海洋创伤弧菌”,两天后不幸身亡!》
还要这种:
海洋创伤弧菌
它们吃人肉、吸人血、啃骨头
它们会让人生不如死
最后甚至将人“完全吃掉”!
这些,不是丧尸电影里的情节
而是真真切切的,就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01
噬肉菌有多猛?吃了一口生蚝,48小时后血肉模糊
年10月,杰尼特来悉尼看望亲友,顺便在当地的市场,大快朵颐吃了一些生蚝,没想到吃完后浑身难受,巨痒无比。
随后腿上开始泛起红疹有点像过敏,48小时后红疹部分严重溃烂,像电影《釜山行》中被丧尸撕咬过一样,血肉模糊,疼痛难忍。
起初杰尼特并没有引起注意,觉得是一般性过敏,过两天就好了,眼看着情况不对,医院接受治疗。
根据医生的诊断,她这种情况属于噬肉菌感染(Flshatingbactria),这是一种海洋创伤弧菌,近几年来并不少见,一感染,性命堪忧!
医院和食肉菌展开殊死搏斗,虽然医生给她注射了大剂量的抗生素,但最终还是因为病菌已经扩散到全身,导致多处器官感染坏死,
据报道,澳洲官方疾控中心表示吃生蚝会导致噬肉菌感染,这种高致命“吃人”细菌,这两年曾在全澳多地肆虐,甚至“吃掉”感染者,引发全澳恐慌!
噬肉菌无孔不入
游泳、洗澡、打赤脚、处理海鲜...
如果你以为这种致命细菌只是通过吃生蚝感染,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中平常不过的细节,可能就是它邂逅我们的场景,它会借助多种感染源进入人的身体。
02
打赤脚进健身房,被迫切肉植皮!
这个特别流行健身的时代,不少男士都热衷于在健身房挥汗撒雨。
年,昆州一名男子,去健身房锻炼完后,准备先洗个澡,洗掉汗味后回家好好休息,可是,他忘了带鞋,无奈就打着赤脚洗完了澡。
回家后来没过多久左脚开始发痒,脚底出现硬块,刚开始他也是没太在意,以为长了鸡眼(plantarwart),就参照网上的经验贴,买了些非处方药,尝试着一些土方子试图去掉“鸡眼”。
半年后,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越来越多了,他这才决定去看医生,医生检查说这并非普通的皮肤病,而是感染了人类乳突病毒(HPV),由于前期病情耽误了太久,没有及时就医。
导致伤口由1个变成了5个,伤口长达5公分,不仅无法正常行走,而且整只脚都肿了。
直到年2月,他接受手术切掉受感染的部分,并进行植皮,卧床一个月后总算能正常走动了。
03
纹身五天下海游泳,两个月后器官衰竭而死!
年夏季,正值高温,一名31岁的男子难耐酷暑,在右小腿做完纹身后,不听文身师傅的劝告,五天后就下海游泳,
几天后,他开始发烧并且浑身发冷,纹身处和腿部其他地方开始泛红,去医院就诊时,红斑竟变成紫色,长出大大的水泡。
虽然他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是还是引发了败血型休克,这是感染导致低血压时的并发症。
医院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疗——提高血压以及清理伤口,男子的病情有所改善,几周后已经逐渐好转。但在这之后,病情再次恶化,两个月之后,因为肝脏损伤、肾衰竭和皮肤组织病变死亡。
04
感冒重体质下降,吃人病菌吃掉鼻子嘴巴
年,34岁的英国男子路易斯因重感冒,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这种病菌就是噬肉菌中的一种,链球菌导致路易斯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直接让他器官衰竭昏迷一周。病菌不仅吞噬了他的手臂、双腿和面部,
更不堪入目的是还“吃掉了”路易斯的嘴唇和鼻子。
医生竭尽全力为他救治,长达20个小时的手术,医生用他肩上的皮肤和肉为路易斯“重塑”了嘴唇。
噬肉菌最喜欢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感染速度极快!
05
噬肉菌究竟是什么
看了这么多恐怖案例,那么这个会吃人的“吃人菌”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可怕?
噬肉菌(Flshatingbactria)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会引起“坏死性肌膜炎”的一些混合病菌,最常见的有化脓链球菌、创伤弧菌、金黄葡萄球菌等。
由于这种病菌专“吃”脂肪和筋膜,并且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能迅速产生大量毒素,侵蚀身体组织,如果不及时清除,细菌会从内部将患者“吃掉”,故有这么一个可怕的名字“噬肉菌”或者“食肉菌”
爆发高峰期:噬肉菌在5月至10月是爆发高期
临床病症
早期:病症和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咽喉疼痛。皮肤红肿、发热、变硬,肿胀呈紫红色片状,边界不清,且伴有强烈疼痛感。
中期:患者皮肤的伤口会越来越痛,体温也会越来越高。感染部分变得更加鲜红,皮肤颜色逐渐发紫、发黑,由于血管被破坏而导致的含血性液体水疱和大疱逐渐增多。
传播途径
生海鲜:噬肉菌非常容易在海鲜上出现,涉及个案多与海产品有关。垂钓、潜水或是在街市买海产被海鲜弄伤了手,都有机会感染食肉菌,但在众多感染途径中,吃生蚝风险最高。
温暖近海细菌:水温高容易滋生细菌,细菌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内,进而破坏身体组织造成生命危险的情况。
身体表面较大的创面:噬肉菌最爱往伤口里钻,通过入侵伤口一步步吞噬人的生命!
噬肉菌确实很可怕,不过小虎告诉你们,只要抵抗力强,一般是不会被噬肉菌感染的。
只有那些抵抗力弱的人才是易感人群。
易感染人群
糖尿病不受控制者
肾衰竭并需要持续洗肾者
长期服用胆固醇药物者
血液疾病如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症等患者
年长或免疫力低下者
营养不良
静脉吸毒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慢性皮肤溃疡者
50岁以上男士感染的风险较大
发水痘的儿童
感染了带状疱疹的成人
06
如何避免致命食肉菌?
(非常重要,建议收藏!)
澳洲每年大约有人死于弧菌病,而弧菌病只是噬肉菌比较常见的一种细菌之一。
可见每年噬肉菌会吞噬多少人的生命,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染上致命病害呢?
这些容易被感染的事,千万别做!
1、身上有创伤时,千万不要沾可能携带病菌的水,尤其是温暖的海水,泳池的水等。
2、手上有伤口的时候,不要去处理生海鲜。
如果被海鲜刮伤,立刻清水冲洗伤口,并要及时对伤口酒精、生理盐水消毒。
3、尽量避免光脚进健身房、汗蒸房、公共浴室等。
如果身上有伤口,使用公共健身器材前,最好先用消毒纸巾消毒。
这些携带病菌的食物,只有煮熟了,才能杀死噬肉菌!
1、自来水
2、生米
3、蚝
4、在外已切好/洗好的蔬菜水果
5、生豆芽
6、半熟的肉及未熟的鸡蛋
7、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和果汁
07
发现不对劲该怎么做?
(非常重要,建议收藏!)
如在抵抗力下降阶段、或者有伤口的情况下,接触过噬肉菌的高危环境。之后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发热等,
不要心存侥幸,立即就医,不可拖延,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随着噬肉菌感染病例的上升,建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定不要轻视噬肉菌,及时就医,保重身体!
同时,在夏季,尽量不要吃生的贝壳类海鲜。若本身已有伤口,更应避免在海水中游泳。
海鲜处理小建议:
日常生活中为避免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应尽量将水产煮熟;
避免受伤或将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
从事海边工作或在海边游玩挖螺的市民和游客,要做好防护工作,戴手套、穿套靴;
在挑选或者食用海鲜时,要注意不要被尖刺部位扎伤,尽量带上手套进行操作。
皮肤发红局部出现水泡,又有吃生海鲜、皮肤被海鲜剌破或海边作业的病史,医院诊治,不要等到皮肤小疱出现紫癜才去就诊,后者往往皮下已大片坏死,抢救非常困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