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二十四节气小满

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

今天是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廿八,庚子鼠年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此时阳光开始充足,雨水逐渐丰盈,石榴花开,苦菜已黄,桑葚初熟,蚕结新茧,农谚说,“小满三日望麦黄”、“小满十日满地黄”。小满时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放眼望去,麦浪翻滚,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切都刚刚好,是一年中不可多得的好时光。在这个节气有哪些有趣的习俗,以及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要点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又说:“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意思是说,北方的小麦逐渐成熟,但是籽粒还没有饱满,所以叫小满。小满时节,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日趋饱满,虽未完全成熟,但已经能预见丰收的态势了。“大落大满、小落小满。”小满的“满”字既意指北方麦粒的饱满,又关乎南方雨水的丰盈。

小满·三候

一候,苦菜秀

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黄花散落,白絮飞舞,随遇而安却最具韧性,这是小满时节绝妙的风景。

二候,糜草死

后五日“靡草死”。靡草,按东汉郑玄的解释是荠、葶苈(tínglì)之类枝叶细的草。葶苈三月开小黄花,四月结子,因为是阴气所生,到入夏畏于阳气,便枯死了。有的生物是感阳气而生,此多强健;有的生物是感阴气而生,此多柔弱。靡草属于后者,得至阴之气而生,所以不能承受夏日至阳之气而死。

三候,麦秋至:

再五日“麦秋至”。夏麦就可以收割了。秋天是百谷成熟的季节,而小麦于初夏成熟,故名“麦秋”。

小满习俗

祭车神

在相关的传说里的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而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祭三神(抢水)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

由年长执事者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食苦菜

夏对应的五行是火,对应的五味是苦。苦菜是菊科苦苣菜的全草,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此时,苦菜开得盛,也说明是吃苦菜的季节了。

苦菜的性味功效:苦菜味苦性寒。夏季人的心火偏旺,火旺则损气伤阴,适量吃一些苦菜能够降心火,从而通气和血。另一方面,苦菜对于因大肠湿热而引发的痔疮也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苦菜味苦而能燥湿,性寒而能清热。用苦菜煎汤熏洗亦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苦菜。苦菜也不宜和蜂蜜共食。

节气养生

一、起居养生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此时日照渐长,可早起晚睡。为了保证睡眠时间,保持精力充沛,可采取分段睡眠的方法,在中午以及晚饭后小睡一会,中午睡眠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佳,时间不宜太长,晚饭以后如果睡眠,则以15分钟到半小时为佳。

1.关于午睡

夏天“夜卧早起”,睡得晚,起得又早,不少人在中午的时候会犯困,这时候不要硬撑,小憩一会儿,对心脏有好处,因为午时对应的是心经,让夏天最为疲惫的心好好休息,是一种免费高效的养生。

中医有睡子午觉的养生法。每日午时是阳气最盛,也是阳气渐消的时刻,此时少息可以养阳。至子时是阴气最盛,但也同时是阳长阴消之时,故熟睡以养阴。

其实,养阳也是养阴,养阴也是养阳。比如,本来夜晚应该睡觉,这样阳入于阴,既养阳,也养阴,第二天晨起阳气生发,又有元气满满的一天。但若熬夜的话,阳未入阴则化火,火又伤阴(所以常熬夜的人容易上火、脾气差,正是阴不足而火旺的缘故),而好好的正阳,也变坏了,变成邪火、热邪了,阳也伤了。

适当的午睡(时间不宜过长,约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将阳气养好,对下午的精神状态也是极有助益的。有条件的尽量平卧。趴在桌子上睡,则会造成身体多处的压迫,气血运行反而不畅。所以,很多人趴桌上睡醒,精神不但没有恢复,反而更差了些。

2.为什么受凉最多的是夏天,应该注意那些?

(1)莫贪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

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容易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不少农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2)避免久处空调环境,谨防冷气病

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冷气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1)人们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这样人体多次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经对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因此,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汗出亦多。

显而易见,在这个季节,心脏的负担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对心脏的保养,很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由上可知,夏季人们多次反复出入冷气环境,于心脏是不利的,而心属火,伤心即伤阳气。

(2)在久处冷气环境中的人,一旦进入炎热的自然环境时,体内就要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除体温迅速上升外,皮肤开始出汗,而带汗的皮肤又往往粘有许多细菌。当人们再回到冷气环境中时,皮肤和血管马上收缩,细菌很容易利用开张的毛孔进入人体内而引起感染。鉴于上述情况,人们在酷暑一定不要贪凉,谨防冷气病的发生。

防止以上两点发生的办法是:

(1)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摄氏度为好。室内温度不少于25摄氏度。

(2)入睡时,最好关上冷气机;冷气房里不要长期关闭,有条件时要常使室内空气外界空气流通。

(3)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4)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

3.关于着装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着装宜宽松舒适,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凉,有利于散热。一般来说,服装覆盖身体面积越小,体温散失越快,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误以为穿的越露就会越凉快。

一般外界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有凉快的感觉。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就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

需要提醒的是,爱穿露脐装、吊带装的女性,在出入有空调的场所时,应避免腹部和肩部受凉,以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和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患。

二、饮食养生

农谚中有“小满见三鲜”之说。三鲜指的是:黄瓜、蒜苔和樱桃。小满时节,由于热与湿的特点较为明显,养生的重点是“防热防湿”。中医认为“暑多挟湿”,也就是说暑热之气最易与湿邪一起侵犯人体。大家尽可能多食用一些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影响阴津、助火生热的食物均不宜多食。

常吃具有清湿除热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苦瓜、丝瓜、藕、西红柿、西瓜、梨等果蔬,这些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

另外,还要多喝水,以温开水为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内热的排出。此外,《内经》也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为了祛湿,建议平时还要多吃一些既能去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如白扁豆、莲子、芡实、山药、玉米、荸荠、薏仁等。

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当我们进入到了小满节气之后,气温会变得越来越高,许多朋友都喜欢在这个时候买些冷饮来降温。

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2)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皮肤蕴湿生热,容易引起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所以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因此,诸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

如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此类的食物,要在小满节后适当节制摄取,避免诱发各种皮肤病,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未病先防”。

(3)少吃羊肉串、火锅、烧烤类食物

小满到来,相信大家已经感到炎热夏天的到来。这时,三五个朋友相约吃大排档、羊肉串、火锅等可谓吃的热火朝天,兴致盎然,然后几瓶冰镇啤酒下肚,直呼爽歪歪。

然而,这是一种很不卫生、极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正如前述,油煎熏烤、牛羊虾蟹发物本是高热量、温热助火之物,容易引起肠胃积热,而冰镇啤酒刺激肠胃,正邪相侵,容易引起脾胃不和,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肠胃疾病的发生。

推荐节气饮食:

姜枣茶

材料:生姜8-10片;大枣8-9个(掰开),红糖。

做法:锅内煮上20分钟,加红糖,再煮十分钟,即可,一次不要喝太多,先把姜吃掉,再吃红枣,然后把姜枣茶喝了。建议每天上午服用。

功效:方中生姜辛温散寒,大枣甘温,补脾益胃,在夏季饮用,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

姜枣茶用于风寒初起,功效不必多说,同时又能作为温中散寒的食疗方,常常服用可以改善手脚冰冷、胃脘冷痛、受寒容易腹泻的症状。既能救急、也能改善体质。

从立夏开始到入伏前,是每年适合喝姜枣茶的时节,从今天开始喝也不迟。

莲子百合绿豆汤

食材:

绿豆、莲子、鲜百合、冰糖

烹饪步骤:

1.绿豆1杯(大概ML)莲子3/4杯(大概ML)。

2.莲子和绿豆洗净后加入7~8杯水放入电高压锅中用“粥”档煮熟。

3.新鲜百合洗净掰成片,放入煮好的绿豆汤中沸煮两分钟。

4.加入冰糖,待冰糖融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清热去火,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利尿解毒。

三、运动养生

动则生阳,小满养生要运动

《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提出了“春夏养阳”的观点。

春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盛,人体与之相应,体内阳气也相对旺盛,抓住时机补养阳气,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力。除了众所周知的食补,我们着重推荐运动锻炼。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通过合理运动,不仅可以充实鼓舞身体阳气,还有助于强身健体,防病于未然。这个时候,通过五禽戏、八段锦等来锻炼是绝佳的选择。

小满节气导引养生——小满单臂托举式

小满单臂托举式,是单臂在头顶上方呈托举之势,另一臂则下按、外撑,一上一下,对拔拉伸。在小满的导引中,身体始终有向上、下、左、右四方面伸展的感觉,有如置身于一个圆形或者球形的气团之中,即使一只手臂的上托、下落也不能影响到这个气团,有着类似“小满”之意。

夏季是个阳气旺盛的时节。我们要享受夏季的炎热,不要怕热,也不要怕出汗,因为这是四时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试想,夏季不热,什么时候应该热呢?夏季不出汗,什么时候出汗呢?所以,当逢夏而喜,要感恩炎热,感恩太阳,因为阳气在表,则浊气得泄,人会更健康。当然不可运动过度,以免汗出过多而伤损心阳。

四、艾灸养生

艾灸有扶阳补正、祛瘀散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拔毒泄热、延年益寿的作用。小满祛湿,艾灸当先。

脾胃虚弱的人,可把握这个节令,每日艾灸承山,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膻中,水分,有助于活化气血、提高代谢功能,将湿气排出体外。

小满时节,湿邪外侵,常患皮肤病的朋友,可艾灸血海、曲池、水分。活血理脾、缓解皮肤瘙痒。或用艾叶煮水擦拭病患部位。

想祛斑的朋友,可艾灸太冲,合谷,血海,可促进新陈代谢,抑制体内黑色素沉淀,提亮肤色。

夏季养心,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的朋友,艾灸劳宫,涌泉,心俞。活血化瘀,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的收缩功能。补充心神气血,达到保养心脏的目的。

五、情志养生

夏通于心,有人逢夏天则容易心情烦躁,或感觉浑身不适,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欢等等,这些都与火旺相关。

从中医来分析,心为阳脏,位居上焦,为阳中之太阳。夏时由心当令,且小满之后人的阳气上浮,主要集中于心。

阳气向上、向外释放过度,一方面会导致心火上炎,心肾不交,出现口腔溃疡、失眠等症状;另一方面阳气壅滞于上,会增加心的压力。

夏季心火最旺,入夏后要重点养心,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zl/5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