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区别于普通感冒。
预防措施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2、保持室内通风;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3、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4、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要遵医嘱咐。2诺如病毒诺如病毒这个病毒“钉子户”它无孔不入,耐寒耐热、传染性极强,是流行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病毒性病因,主要是粪口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目前还没有针对它的特效药和疫苗。传播途径: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物品等传播。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有贝壳类海产品、蛋糕、沙拉等。也可通过与病人接触,或是接触到病人用过的东西、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感染。症状: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还会有发热、头痛等症状。治疗方法:患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后,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一般2到3天内就会康复。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治疗,脱医院输液治疗。预防措施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避免病毒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症状: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预防措施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2、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4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但发疹期间要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重症水痘还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预防措施1、不要接触病人。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不要带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
2、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飞沫碰触到的可能,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3、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只要感染过一次,几乎就不会再发生。所以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疫苗。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强。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常并发脑炎,累及脑干者病情变化快,有生命危险。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肢端冰凉等须及时就诊。
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4、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5、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6、患儿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6家长应该怎么做好预防工作?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3、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4、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5、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撰稿:阮华焕Havy
图片:阮华焕Havy
校对:刘海燕Cookie
审核:冯艳芳Yvonn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