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5日,接诊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女,56岁,左侧腰腹部带状疱疹3周余。水疱已干枯,但疼痛瘙痒难以忍受。
患者4月11日开始发病,左腰腹起大片红斑、密集丘疱疹,伴疼痛,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1周,水疱干枯,但局部疼痛渐加重。医院治疗,疗效欠佳。
诊疗过程年5月5日首诊。
患者左手按腰腹部,弯腰进诊室,极痛苦表情。诊见患者左侧腰腹部斑点状色素沉着斑,皮肤干燥,诉剧烈疼痛瘙痒。二便调,纳差,难入睡,梦多,易醒,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淡,苔白腻,脉弦,沉取乏力。
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辨证:肝郁脾虚,气滞血瘀。
治疗方案:
(1)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3剂,水煎服。
柴胡15、醋延胡索15、醋莪术10、桂枝5.、干姜5
炙甘草10、牡蛎20、龙骨、炒酸枣仁20、黄芩10
瓜蒌20、当归5、川芎5、白芍30、茯苓15、盐泽泻10
徐长卿15、荆芥。
(2)疼痛局部火针治疗。治疗后患者自诉疼痛减轻一些,但瘙痒加重。
(3)复方紫草油(紫草、地榆、牡丹皮、当归、甘草)外涂患处,以润肤止痒,活血止痛。
5月8日复诊。
患者诉仍疼痛难忍,瘙痒减轻,心情稍改善。续前方治疗,局部火针治疗。
5月12日复诊
患者仍诉疼痛难忍,火针治疗第二天疼痛加重感。已无瘙痒。二便调,胃口改善,睡眠好转,心情好转。乏力,舌淡暗,苔薄白,脉细。
考虑患者火针治疗后疼痛加重,决定换用董氏奇穴来治疗,药方也作大的调整。以行气活血,搜风止痛为治则。
(1)处方7剂如下:
醋延胡索15、醋莪术10、瓜蒌20、
当归5、红花10、川芎10、地龙10、
茯苓15、全蝎3、蜈蚣2、炮甲珠6、
黄芪30、赤芍15、襌桃仁10、醋青皮10
(2)董氏奇穴:双侧(驷马中,驷马上,驷马下、中九里)进针,留针40分钟。左手制污穴放血。腰腹部阿是穴6个剧痛点三棱针点刺后拨罐放血,10分钟。治疗后,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
5月14日复诊治疗
患者诉疼痛减轻,继续针灸治疗。
董氏奇穴:左侧(四花中穴、太溪穴),右侧(驷马中穴、肾关穴)进针,留针30分钟。右大腿驷马中穴附近见多个脉络丛集,瘀暗,予三棱针点刺。再拨罐放血,10分钟。治疗后,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
5月19日复诊。
患者微笑就诊,正常体态。患者诉疼痛已基本消退。指压腰腹部,仍有3处有压痛感。二便调,纳眠尚可,心情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药守前方巩固1周。腰部痛点放血并拨罐治疗。病情已明显改善,针炙改以安神健脾为主。取正会、前会、旁会,左悬钟,右肾关,脐针(坤位)。
1周后患者未复诊,电话随访,告知已痊愈。
按语:
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最担心的是留下后遗神经痛,少则数周,多则数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临床中,我观察到,往往早期采用输液治疗的患者,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可能与西药偏苦寒,邪郁于内,导到气滞血瘀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中医内服、火针点刺、梅花针、剌络放血拔罐有较好的疗效。为了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个人建议带状疱疹急性期以中医治疗为主,治疗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急性期多有湿热,但一定要注意患者体虚的可能,不可一味寒凉,注意托邪外出,辨证应细一些。
2、早期使用火针点破疱疹,可以加快愈合速度,减轻疼痛,一般2周内可愈,不容易留下后遗神经性。
3、急性期外敷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外用紫金锭、新癀片、蛇药片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4、更详细的带状疱疹治疗方法,请
咨询开药
预约挂号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