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我带着孩子按照时间表来到了击剑场上课。
击剑是一项兼顾竞技性、观赏性、又优雅又帅气的运动。至少在我儿子学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儿子所在的击剑队大概有十来个猴子,啊不,孩子,从中学生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从男孩到女孩,年龄各异,品种齐全。
训练的场地是个综合场馆,有各种运动项目的设施,为这群猴子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及玩具。
我们到的有点早,还没开始训练,孩子们已经吵吵闹闹的满场横飞,追跑打闹,登高爬低,眼前仿佛能看到这群半大孩子过盛的精力在整个体育场弥漫。那是一种异常强大的能量。
教练五十来岁,年轻时拿过全国冠军,但像所有运动员一样,在退役停止训练后身材极度走形,现在到了很难知道自己的鞋脏不脏的程度,这让他平时的动作缓慢。
教练抬手一看表,到点儿了,一声吆喝:“集合!”
猴子们呼啦啦的从梯子上、乒乓球台下、沙坑里、鞍马后,垫子堆上丧尸围城般的涌出来,站成一排,自动按照大小个儿排好,站姿笔挺,表情严肃,只有两个孩子垫着脚互相撕扯。
教练:“你俩干嘛呢?”声音十分严厉。
一个孩子:“教练,我比他高!他还想站我前面!”说完往上挺了挺。
另外一个孩子:“教练我比他高!”他字加了重音,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教练:“你俩是双胞胎,一样高,谁站前面都一样!”
第一个孩子:“我是他哥!”
教练被噎了一下,看了看他俩,指着旁边那位连穿着都一模一样的孩子:“你,站你哥后面。”
另外一个孩子垫着脚换了个位置,撇了撇嘴。
第一个孩子垫着脚笑了。
换完位置场景跟刚才在视觉上时是一样的,俩人还是没把脚跟放下来。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教练:“冯嘉健冯嘉睿你俩就别垫着脚了!”
教练:“你怎么不穿队服?”
队员:“击剑服带了,在包里。”
教练:“我说队服!没说击剑服!你看看其他人穿的是什么?”
队员:“红背心!”
教练:“什么红背心!那是队服!上次发的时候我就说了。”
队员:”我妈说忒寒碜,又大,穿上像口袋,说不给我穿了,让我爸做饭时候穿。”
这位孩子说完往使劲我们这边看,但是没有找到妈妈。
因为刚刚身边一位家长低头转身快步向门口走去了。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队服是为了美吗!下次不穿就别来训练!”教练冲着门口那边声音放大的说道。
教练:“报数!”
孩子们:“1!”,“2!”,“3!”,“4!”
教练:“停!你们没吃饭吗?!”
孩子们:“吃!了!”。
”我没吃!”一个孩子得意的说。
“我没吃饱!”另外一个孩子更得意的说。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吃了就别这么有气无力的!”
说没吃的那个孩子以为教练没听见,还要张嘴,被教练一眼瞪了回去。
“重新报!”
“1!”、“2!”、“3!”、“4!”、“5!”、“6!”,“7!”、“8!”、“8!”……
“停!”教练打断,“你喊几?你是8吗?梦游呢?”
“7!”孩子知错就改立马大声改口。
10拱了他一下小声说:“9,9!”
“9!”孩子又扯着脖子喊了一句。
“10”、“11”、“12”,终于艰难的报完了数。
教练:“单数向前一步!”
哗啦,1、3、7、9向前出了列,5和11退了一步,整体呈现出一种足球的战术队形,三排人互相看着,非常诡异。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5和11在教练张嘴开骂前赶紧上前两步归了队。
教练:“排成两队,间隔一臂!”
教练:“实战姿势!”
呼啦啦一下,猴子们做开了。
教练开始挨个看,边溜达边念叨:“右脚在前,脚尖向前,左脚在后,两脚成90度,跨步与肩同宽。两膝弯曲重心下压,两肩放松,右手做握剑姿势,左手叉腰或自然放松。”
教练突然停下来:“你,你是左撇子,你得反着做啊!”
左撇子呼啦一下把左右手的动作换过来,但脚和腰没跟上,拧着身子,持剑的手朝着屁股,傲娇的叉腰向前方做革命小将状。
教练:“叉腰的手朝前啊?你唱样板戏呢?你脚呢,脚怎么不变!”
左撇子恍然大悟,马上把脚换过来,但是手跟着又换了一次,于是小将只好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傲娇叉腰革命。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抬脚要踹,孩子一躲,动作打乱,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重新拾掇起来,这才算找对了方向。
教练:“换击剑服,全套,准备实战训练!”
呼拉啦一下猴子们散开,到处寻找自己的剑包。
全套的击剑服里外七八件,穿起来比较复杂,于是猴子穿的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教练:”你右手持剑,右手手套,线为什么从左袖子穿过来耷拉着?耍九节鞭呢?”
教练:“请问你把应该接在护面上的头线挂在屁股上干嘛?”
教练:“你是要跟谁摔跤去吗?你知道你为什么架着胳膊吗?因为护胸板分上下的,你穿反了!”
教练:“你秋裤外裤不脱就穿击剑裤,你要捂痱子是吗?”
教练:“你是女生,你去那边更衣室里换好吗?哎哎哎,你等会,你先把裤子穿上再过去!”
教练:“你的金属服呢?不穿金属服计分器的灯能亮吗?你不想得分了?你是来给对手送温暖的是吧?“
教练:“你把剑放地下!你再抡一剑试试?我踹你啊!”
教练:“你这衣服该洗了啊,都黑成什么样了!”
孩子:“我妈说越脏越丢不了!”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大小队员按照年龄被分成两组进行实战,这样水平不会相差太多。
教练:”我今天主要指导小队员,大队员由大师兄指导训练。“
教练说完点了两位小队员上场,接好线。
教练:”试剑。“
两个小将突然像脱缰野狗一样飞速冲上前去,噼里啪啦的开始用剑互相乱抽。
教练:“试剑!我让你们试剑!试剑不会啦?让你们打架呢?”
两个孩子礼貌的用剑尖互相轻碰了对方的护面,计分器双灯点亮。
教练点点头:“预备!”
两名小将摆出了如教科书般的实战姿势。
教练很满意:“开始!”
两名小将如脱缰的野狗一样飞速冲上前去,像刚才一样噼里啪啦用剑互相乱抽。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教练:“停停停停停!干嘛呢?你们这是击剑吗?抡什么抡?抽什么抽?弓步下剑忘啦?你们像个运动员吗!”
小将认真的听着。
教练:“你们看比赛人家运动员击剑是这样的吗?我是这么教你们的吗?”
小将:“不!是!”
教练:“平时都白练了吗!你们脚底下都交叉步了!要跨步!跨步知道吗!”
小将:“知!道!”
“后脚不能超前脚,不是让你往前跑!”教练痛心疾首,说话开始押韵。
教练:“你俩明白错哪了吗?”
小将:“明!白!了!”
教练:“预备!”
两名小将摆出了教科书般的实战姿势。
教练:“开始!”
两名小将运用着教科书般的跨步向前接近对手。
然后像刚才一样噼里啪啦的用剑互相乱抽。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教练:“冯嘉睿你干嘛呢!别人比赛的时候你不学习你干嘛呢?让你聊天来了?”
旁边的冯嘉睿:“教练他是冯嘉健!”
教练:“冯嘉健你干嘛呢!别人比赛的时候你不学习你干嘛呢?让你聊天来了?”
冯嘉健羞愧的低下了头。
过了一会。
教练:“冯嘉健!我刚才没说你吧!又开始闹!再闹罚你个弓步!”
旁边的冯嘉健:“教练,他是冯家睿!”
教练:“冯嘉睿!我刚才没说你哥吧!你也闹!再闹罚你个弓步!”
冯嘉睿羞愧的低下了头。
过了一会。
教练:“冯家睿,你怎么把鞋脱了,一会你还打不打比赛?去!做个弓步去!”
另外一个双胞胎高喊:“教练!他……”
教练打断他马上改嘴:“冯家健,你怎么把鞋脱了,还打不打了你!做个弓步去!”
刚才那个孩子:“教练,他就是冯嘉睿,我是跟你说他在家也老脱鞋,特讨厌!”
教练的脸抽搐了一下。
教练:“冯嘉健!我让你说话了么!你俩一块,墙边上,个弓步!
教练转头向家长喊:“冯嘉健冯家睿妈妈,下次你给俩人击剑服贴个名字吧。”
冯妈妈:“好的教练,真是给您添乱了!我下次给区分开!”
说完冯妈妈看墙根那俩,发现一孩子又玩垫子去了。
冯妈妈:“冯嘉健!!教练让你做弓步,你又跟那干吗呢!”
冯嘉健:“妈!他是冯嘉睿!”
我和教练的脸都抽搐了一下。
我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小时下课,但我想我得赶紧出去了,再看下去,我怕我的脸也坐下病。
课后,我跟教练走的一个电梯,我诚恳的说:“教练,您真是辛苦了!”教练看了我一眼,看他眼神,我估计他是努力的想做个“感谢理解”的表情,但其实他的脸只是抽搐了一下。
击剑是一项兼顾竞技性、观赏性、又优雅又帅气的运动。至少在我儿子学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一个有气质、有情商的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