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好人好事郑翔凌三十年如一日把病人当亲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

三根神针针穴疗经,一双妙手手到病除。医院针灸科主任郑翔凌今年51岁,三十多年来她专注针灸,用细小的银针和博学的仁心,在从医之路上不断历练,书写着一代中医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大爱故事。

“急病人之所急是医生的天职,治好病人要有耐心、真诚和恒心。”曾有位女儿带着已经面瘫两周的70多岁父亲来院就诊,因为之前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后未见明显好转,所以特别着急,担心会留下后遗症。接诊后,郑大夫耐心向他们讲解了面瘫发病的原因、病程长短、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预后效果等,并在每一次的针灸过程中暖心安抚老人及女儿的紧张情绪。最终,经过10次针灸后,老人疾病痊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深受感动的患者家属特意为郑大夫送上锦旗。

观气色、听声息、问症状、摸脉象,押手、刺入、捻转、提插一气呵成。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郑大夫认真学习,总结记录老大夫的临床经验,阅读大量针灸文献资料。为了提高扎针技术,常常拿自己做实验对象,在自己身上试扎,只要是够得着的穴位,都被自己扎过。经过刻苦训练,人体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穴位在她的心中如同一幅精准的人体地图,行针、候气,捻针,运力于手腕,每一针落穴都游刃有余又不失精准。

郑大夫积极参加院内院外各种培训,曾拜京都名师薛立功教授学习“长圆针”技术,使得诊治更加精准。遇到疑难病例,她决不放弃,积极查阅中外医学期刊、书籍寻找治疗方法,如今在颈椎腰椎病、中风后遗症、顽固痹痛、失眠抑郁症及带状疱疹、胃病等多个病种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和较好的疗效。先后编撰医学著作3部,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

曾经有一位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走访多地,医院求医就诊,头面部剧烈疼痛症状却一直消除不了。四处打听之下找到郑大夫,第一次针灸就让患者的疼痛感减轻了七成,之后,该患者便成为了郑大夫的“铁粉”,逢人赞不绝口。

梁先生是一名退休职工。近十年来,他饱受腰痛的折磨,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却不明显。得知郑大夫在治疗腰痛方面口碑不错,便决定去试试看。郑大夫了解了梁先生的病情后,利用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技术为梁先生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经过五次治疗后,梁先生腰痛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三十多年来,郑大夫用双手为患者解除病痛。在居民心里,她是医生,也是朋友,是“邻居”,更是家人。在社区,中老年人对她都非常熟悉。有慢性病的人,定时定期找她开药、扎针,没有什么病痛的老人,四季更迭时也习惯来跟她聊聊保健养生的事。她的年门诊量达上万人次,谁家有急症病人,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治疗,郑大夫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家住临江社区的刘阿姨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脱出症,由于行动不便,医院进行治疗。郑翔凌得知后,决定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时间去给她治疗。当时正值三伏天,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到了中午,地面上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让人透不过气来。当她一步步登上六楼,敲开患者家门时,早已经汗流浃背,可她顾不上喝口水,顾不上歇一歇,就立即给刘阿姨治疗。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刘阿姨已经能正常走路活动了。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她不顾郑大夫的阻拦,执意把她一直送到楼下,看着她远去的背影,不断地念叨,“真是辛苦这孩子了……”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预防作用,医院快速响应,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依据国家、省、市专家组推荐的药方熬制中药。郑翔凌大夫和同事每天起早贪黑配制中药预防汤剂,严控加工制作流程,从处方调配、清洗、浸泡到汤剂煎煮、包装,所有步骤规范执行;药剂人员分工协作,严把汤剂质量关,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在同事的眼中,郑大夫是出了名的加班狂人。为了能多为几个患者诊疗,她每天中午只给自己留半个小时的吃饭及休息时间。三十多年的行医岁月,她积极宣传中医中药健康文化知识,治疗患者服务大众,同时也在传道授业,培养中医技术人才,传播中医传统文化。先后主办十余期学习班,培养技术骨干和专业能手余人。

三十多年来,郑翔凌大夫用最质朴的情怀践行着一名基层中医崇高追求,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身影,她内心就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她经常说:“作为一名医生,问好每一诊、把好每一脉、扎好每一针是根本。中医中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千百年来护佑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为中医后继者,要好好珍惜和深入发掘、传承中医技艺,用一生来写好中医自信的答卷!”

编辑:孙梦琦

原标题:《郑翔凌:三十年如一日把病人当亲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yy/11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