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英文名为herpeszoster),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带状疱疹的“罪魁祸首”和儿童好发的水痘其实是同一个病毒,只是在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形式不同。儿童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一部分人会患水痘,一部分人会发生“隐性感染”,即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不表现水痘的症状。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趁机作乱”沿感觉神经下行,到达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大量复制增殖,产生水疱,同时侵犯的神经发生炎症坏死等变化产生神经痛。
可以说被带状疱疹缠上的患者,早年一定感染过水痘,或者隐性感染过水痘但没有发病。
带状疱疹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带状疱疹可能导致肺炎、听力问题、失明、脑部炎症(脑炎)或死亡。
症状有哪些?首先,带状疱疹好发于成年人,春秋季节多见。
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疹前1~3天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好、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症状。为胸背部、腰骶部和头面部这些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是好发部位。多数情况是先在单侧身体出现红斑,随后很快出现成群成簇的粟粒或黄豆大小的丘疹、水疱。皮疹往往发生在身体的一侧,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很少超过身体中线。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神经痛是重要特征。带状疱疹常伴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疼痛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疹出现,老年患者往往疼痛较为剧烈。还会导致灼烧、电击、刀刺般疼痛,也有少见麻木瘙痒等感觉。急性期疼痛可能更甚于分娩阵痛/脊柱损伤/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癌痛等。发疹前出现的疼痛往往临床不易识别,容易贻误治疗时机。
特殊表现:
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耳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听神经,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病毒同时侵犯膝状神经节和面神经的运动/感觉神经,可以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Ramsay-Hunt综合征)。
播散型带状疱疹——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简称PHN)我国《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国专家诊疗共识》明确指出,PHN是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疼痛性质多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或感觉并存。严重扰乱患者的睡眠和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可导致精神障碍和抑郁。30%~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患者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PHN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让很多患者饱受疼痛之苦,有的患者疼得痛不欲生。治疗上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只能是通过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来降低其发生风险。
带状疱疹会传染吗?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体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的痂内会很快失去活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带状疱疹不会传播;但另一方面,这种病毒虽然在体外生存实力不强,但它擅长“欺软怕硬、钻空子”,打不过年轻力壮的健康人,专挑一些年老体弱战斗力不强的人群和那些没有出过水痘或从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没有战斗经验的人群,伺机进行攻击,所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以机会性的传播给易感人群。
哪些人更容易患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行为上“欺软怕硬”的特点,决定了下列几类人群易患,我们把这些患病风险高的人群统称为易感人群。
1.年龄增长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越高。50岁之后发病率明显增加,85岁以上的人群,约50%经历过带状疱疹;女性的发病风险高于男性。
2.经常精神紧张、压力大、焦虑抑郁的人。
3.(化疗、激素治疗等)免疫抑制治疗者及(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肺病等)系统性疾病患者。
4.恶性肿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HIV感染者等。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自限性,对于一些不伴危险因素的躯干部带状疱疹或者年轻患者四肢的带状疱疹通常能自愈,并且很少有并发症。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值得重视的是:约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达10年或更长,所以带状疱疹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尤其是老年人等高风险易患人群),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风险。
2.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3.治疗目标: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疹持续时间,防止皮疹加重,预防和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并发症。
4.主要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病毒播散。发疹后24-72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是获得有效治疗的关键。
5.物理治疗如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缓解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
带状疱疹会复发吗?带状疱疹是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的疾病,但并不是患过后就会终身免疫,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复发率约为1%-6%。
带状疱疹怎样预防?一般性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1生活饮食方面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潮湿环境、多变天气、焦虑抑郁等容易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带状疱疹。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偏食挑食,营养均衡,不过食辛辣刺激不易消化食物;避免酗酒醉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适量运动。
2精神心理方面注意心理放松减压,减少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综上种种,健康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全的精神心理,都是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加分项。
带状疱疹和水痘一样,在疫苗问世之前没有特效的预防方法。只能是着眼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体抵抗力。
带状疱疹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最有效手段。年7月,Shingrix-葛兰素史克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中国上市,用于50岁及以上的人士。其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对50岁及以上的成人提供超过90%的保护。
此疫苗需要接种2剂,间隔2-6个月。其保护效力可以持续4年或更长。
建议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用于没有严重免疫问题的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
注意:疫苗只可用于带状疱疹的预防,不可用于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特别鸣谢王毅侠主任百忙之中给予的科普指导
特约审稿专家王毅侠,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全军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康复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编委优秀审稿专家。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及皮肤病理诊断,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具有系统的中西医系统理论基础,善于综合运用中西医、皮肤科、皮肤病理诊断、儿科以及心理学等多专科医学理论解决临床疑难复杂问题,辨治皮肤病思路开阔,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痤疮、急慢性湿疹、荨麻疹、面部皮炎、光线性皮肤病、脱发、黄褐斑、扁平苔藓等各种常见皮肤病,对皮肤科疑难复杂病例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和较好的治疗效果。发表论文40余篇(SCI7篇),主编《临床皮肤病彩色图谱》,参编《皮肤病及性病学》、《常见皮肤病诊疗手册》、《皮肤病的药物治疗》、《皮肤科临床备忘录》等专业著作8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
审核|王毅侠医院
编辑|孟小虎常春藤联盟秘书处
医护人员的温馨家园
社会友人的安全港湾
医疗健康的诚信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