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诱因是非常多的,而皮脂分泌过多则是主要原因,所以这种皮肤病一般多发于皮肤溢出部位,而不健康的饮食、精神压力、熬夜则会加重脂溢性皮炎,而且这是一种慢性且容易反复的皮肤炎症,常出现在头部、面部以及胸背部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被看到的部位,所以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一定不能放任不管,如果在病情初期没有及时进行控制就会让病情加重,脂溢性皮炎越严重则越难治疗。
一、什么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常表现为头皮和鼻唇沟出现红斑和鳞屑。
它的特点是慢性、会复发,严重程度可从轻微的头皮瘙痒、头皮屑、无症状的鳞片到明显的瘙痒不适。但通常来说症状是轻微的。
二、脂溢性皮炎是如何发生的?
虽然目前医学研究还没有探明脂溢性皮炎的成因,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脂溢性皮炎不是皮脂腺疾病,也不是皮脂分泌增多。但是皮脂腺起到了必要作用,因为在皮脂腺和大皮脂腺(如面部、头皮、上躯干、外耳道和肛门区)数量多的部位最容易患脂溢性皮炎。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皮脂腺可能为脂溢性皮炎属真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皮脂腺原有腺体内的糠秕马拉色菌增殖,这些寄生于人类的腐生菌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有时可以从酵母转变为致病的菌丝体。同时,脂溢性皮炎的形成可能与激素相关。这解释了为什么该疾病在婴儿期出现,在儿童期自动消退,而在青春期皮脂腺被激素激活后又复发。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泛发性脂溢性皮炎的暴发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一个标志。它可以表现为面部中央皮疹,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疹类似。同时,脂溢性皮炎易出现在艾滋病患者身上,发病率约25%至50%,也更易出现在伴有T细胞功能减退的患者身上。三、临床症状
1、典型皮损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
2、皮疹好发于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颈、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
3、自觉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
4、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为溢出性红色斑片,上有黄痂。
5、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现:油性也有是干性或者混合性,瘙痒。脱屑等皮肤表面症状表现,红斑较明显。
四、脂溢性皮炎的疗法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限制多脂、多糖食物,忌饮酒等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服用维生素B12及B6等。瘙痒剧烈时可用镇静剂,止痒剂,其他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脉注射。
1、中医治疗:风热血燥:皮损以干性为主,基底微红,上覆粉末状鳞屑,舌红、苔薄,脉弦细。
2、美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也可通过药物的渗透,离子导入及天然植物面膜等办法治疗。
3、全身治疗:内用B族维生素外用脂溢康,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及镇静剂如扑尔敏。
4、局部治疗:原则为去脂、消炎、杀菌、止痒、去屑。以局部外治为主,症状严重者可配合内用治疗。
五、脂溢性皮炎的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有关,因此,患者应禁止饮酒,少食辛辣、鱼虾海鲜、牛羊肉、狗驴肉等刺激性及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2、每晚用温水涂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脸。清除面部油腻,清洁皮肤。
3、需耐心坚持治疗,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4、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规律,保持足够睡眠。
来源:基层医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