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中国医医院皮肤科向以魁医师提供
不知道什么原因,白领小陈最近脸上又红又肿,医生诊断是皮肤过敏,同事们都说必须得忌口,不能吃“发物”,但是小陈最爱吃的牛羊肉和鱼虾蟹等统统在列。尤其是逢年过节时,饭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吃还是不吃,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皮肤过敏,真的需要忌口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真正完全由食物导致的过敏为速发型过敏,即Ⅰ型变态反应,既然是“速发”,表明这种过敏一般在进食后数分钟到1小时内发生。轻度的食物过敏可以出现荨麻疹、皮肤发红肿胀、眼睛瘙痒流泪、流鼻涕或打喷嚏等情况,严重者则会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包括喉部肿胀、呼吸困难、上吐下泻、头晕昏倒,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由于这类过敏反应只出现于特定的食物,因此我们需要确认引起过敏的食物并避免食用。常见诱发过敏的食物包括以下几种:①坚果类如花生、开心果等,②水果类如芒果、桃、杏、菠萝等,③异种蛋白,如牛奶、鸡蛋、鱼、虾、蟹、牡蛎等。对于可疑引起过敏的食物,应仔细记录食物日记进行排查,也可以寻找皮肤科医师或变态反应科医师进行抽血化验特异性IgE来寻找过敏源的踪迹。
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过敏,比如白领小陈的脸上过敏,好像并没有那么“速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皮肤过敏,比如面部皮炎或者手部湿疹,并不是速发型过敏,而是由迟发型过敏反应引起,也称之为Ⅳ型变态反应。这种过敏通常是皮肤接触了过敏原引发的,其过敏源判断不能通过血液中的特异性IgE来检测,而需要在背部或者腹部贴上我们怀疑的致敏物质,通过一种叫“斑贴试验”的检测方法来寻找诱发皮肤过敏的凶。
由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因此普通的皮肤过敏,如脸上过敏、身体上起荨麻疹、手上长湿疹这些情况,通常在吃一些所谓的“发物”之后,皮肤过敏不会加重,那么就不需要忌口,可以放心大胆地享受美食。但是也有些人吃了某些“发物”后,皮肤症状确实加重了,此时就需要留意这些食物,因为在某些情况下食物确实有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迟发型过敏反应。当然,在不明确这些食物和过敏有没有直接关系时,最好寻找皮肤科医师来帮你做出判断,不要以身试食,免得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皮肤科简介
皮肤科由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原中国医院院长王宝玺教授领衔,是中国痤疮临床诊疗示范基地,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专业博士点。我科拥有先进的皮肤检测平台、光动力治疗平台、紫外光治疗仪、无针水光仪、舒敏专家等大型皮肤美容设备,擅长痤疮(青春痘)、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玫瑰痤疮(酒渣鼻)、鲜红斑痣(红胎记)、雀斑、黄褐斑、老年斑、各类瘢痕、敏感皮肤、皮肤老化、色素痣、太田痣、汗管瘤、扁平疣、皮炎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常见损容性皮肤病的诊断及美容治疗。全科现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2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6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创新工程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若干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若干篇。皮肤科秉承“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传统和信念,护佑皮肤健康,真诚服务社会。
皮肤科出诊信息:
王宝玺: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周二、周三上午(西院);周五上午(东院)
闫言: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周一、三全天(东院);周四全天、周五上午(西院)
李莉: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周一全天(西院);周二、日上午,周四全天,周五下午(东院)
张晓峰:医学博士医师
周三下午,周五下午,周六全天(西院)
科室预约-
医院全称:
中国医医院
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