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带状疱疹君的自我介绍》让我们很充分的认识了他。不过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带状疱疹君离开了之后,他的亲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还一直赖着不肯走……
皮肤都已经好了,或者只剩下色沉,可就是疼啊疼啊……缠绵不绝……好生痛苦!
这期我们就来介绍介绍这位黏人的亲戚吧~
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形成原因:
上期我们讲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感染引起。初次感染发生水痘(70%)或呈隐形感染(30%)。水痘愈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跟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某些诱因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病后体弱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会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的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神经痛持续存在者,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带状疱疹时我们也强调”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疗”,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有利于减轻神经痛、缩短病情。
那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原因多责之早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当然与患者年老体弱也密切相关。
特点:
顽固难愈,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及正常生活,使很多患者焦虑不安、烦躁抑郁)
单一及短时间的治疗多效果不著。为什么呢?
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1.后遗神经痛的原因是神经受累,神经的坏死与炎症,恢复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2.患者群多为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者,恢复能力减弱。
3.伴发抑郁及焦虑症状,增加治疗难度。
4.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多种治疗见效慢)
应对措施:
综合治疗(西药+中药+针灸+物理疗法+心理辅导)
1.系统药物治疗:
(1)慢性疼痛可选用普瑞巴林,剂量根据患者的情况。伴有抑郁症状者亦可选用三环类的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剂量亦据疼痛情况增减。
(2)麻醉镇痛药:对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如曲马多。
(3)非甾体抗炎药亦可酌情使用,如布洛芬等。
(4)中医药: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病之后期,邪毒渐去,经络受损,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以致疼痛日久不止。治疗多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田七、王不留行等均为常用之药。顽固疼痛也可选用全虫、蕲蛇等虫类要增强通络止痛之效,毒解络通,痛止而愈。久病多虚,部分伴气血虚或脾虚的病人,可以同时给予益气健脾补血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熟地、枸杞、鸡血藤等药。
2.外用药物治疗:局部可以选用利多卡因软膏等具有止痛作用的外用药。
3.物理疗法:中波紫外线治疗、微波、红外线可选择性应用。
4.针灸治疗:辨证取穴,亦可埋线、艾灸、拔罐等治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