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疱疹临床愈合后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老年患者多见。通常表现为累及单个皮区的急性、痛性水疱疹,一般数周后可自愈。大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报告有疼痛发生,15%的患者在发病两年后报告有疼痛发生。
PHN的临床表现PHN有着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较易诊断。PHN是一种复合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带状疱疹病毒侵袭外周神经并对其持续损伤的结果。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可观察到从皮肤至脊髓的神经组织都会发生病理性损伤。PHN相关的疼痛症状通常分为三大类:持续性自发性疼痛;阵发性枪击样、电击样疼痛;机械性痛觉超敏和机械性痛觉过敏。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皮肤科和疼痛科的常见病。多年来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饱受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同时增加了经济负担,臭氧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而在我国疼痛领域应用在近几年才有了飞速发展。本院疼痛科将医用臭氧应用于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自愿接受该治疗方法的初次急性带状疱疹伴有神经痛患者,且VAS7分。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研究,将80名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组(A组)和传统治疗方法联合臭氧组治疗组(B组)。
1.2方法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A组)为每日泛昔洛韦0.25g,静脉输注,3次/d,连用7d;氨酚待因2片,每晚服用,连用7d;维生素Bmg,3次/d,连用1个月,维生索B.5mg,3次/d,连用1月。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联合臭氧组为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每天在疱疹边缘以及疱疹皮下注射饱和臭氧盐水50mll,共7天(B组)。治疗前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期问每天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治疗7d后再次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问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已证实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感染所引起,因此,一些流行病学著作也将其感染原称为水感染所引起,因此,一些流行病学著作也将其感染原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此种病毒具有嗜神经和皮肤特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疱疹和疼痛。
人群中带状疱疹发病率为1.4‰~4.8‰。约80%以上的患者伴有疼痛,10%带状疱疹患者可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显著升高,可以达到50%~75%。这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细胞免疫),或者由于感冒、疲劳、肿瘤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使机体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使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成功逃避宿主的天然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从神经元(主要是背根神经节)沿着轴突到达皮肤,并在细胞间播散,最终穿透表皮而发疹。随着世界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也将会显著增加。HZ急性期的早期有效的治疗,有利于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病程和预防PHN的发生。
臭氧足德闰化学家C·F·舍恩拜因在年在电解稀硫酸时发现的有特殊臭味(类似于鱼腥味)的气体。年确定了臭氧的化学组成(03)。气态臭氧是淡蓝色的,液态和固态臭氧呈不透明的蓝黑色。固体臭氧的熔点为-.5℃,沸点为-.90℃(.kPa)。气态臭氧的密度是氧气密度的1.5倍。常温无光情况下臭氧分解较慢并且具有强氧化性声。
特定浓度的臭氧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激活和调节作用。它可以作用于免疫细胞,诱导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a,β、?)、白细胞介素(IL-16,2,4,6,8,10)、肿瘤坏死因子(TNFa),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P)和生长因子(TGFβ1)等。这些细胞因子的功能复杂多样,但总体上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
臭氧具有强烈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①刺激产生拮抗炎性反应的细胞闲子,中和白介素ILl,IL-12,lL-15等;②通过刺激免疫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超强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炎性反应;③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等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水肿,达到促进炎性反应吸收的作用;④引起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形成的自由基;⑤臭氧在局部分解成氧气,提高了局部氧浓度,保障局部组织的有氧代谢。
臭氧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其机理如下:①抑制病变部位前列腺素、缓激肤及致痛复合物的合成与释放;②刺激机体释放内啡肤等物质;③阻断有害信号向丘脑和皮质的传递。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臭氧治疗应用于临床已经有许多年了,其安全性是很高的。多位德国医学专家曾对对例次医用臭氧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不良反应率只为十万分之七,没有伤残、死亡报道。但对于在G-6.PD缺陷症(蚕豆病)者来讲,由于不能产生足够的还原物质(缺少NADPH,使还原型谷胧甘肤减少),使用臭氧可发生血红蛋白破坏而产生溶血,所以臭氧治疗对于蚕豆病患者应该视为禁忌证。
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局部臭氧注射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了臭氧的激活患者的免疫机能,强烈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在实验中,B组患者的VAS明显的下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且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因此,我们认为臭氧治疗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此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拓展阅读
建议使用剂量起始浓度:20μg/ml,每次递增5μg/ml,卡特设备建议最高不超过50μg/ml;2-3天一次;5次为一个小疗程,10次为中疗程,15次为大疗程。
采血路径:多采用前臂大静脉路径采集静脉全血。
标准三氧采血量:血液采集量常在50mL至mL。
安全的采血液采集范围是:1.2mL/公斤至1.3mL/公斤。例如:体重为85公斤的患者的采血量应该1.2×85=mL。
——摘自《三氧疗法马德里宣言》第2版
案例分享
患者王某,性别:男性,年龄:62岁
患者因右肩背部疼痛2年余来医院德国臭氧治疗中心就诊。患者2年前曾诊断“带状疱疹”,经治疗后好转,但留有带状疱疹神经根痛后遗症。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停药后疼痛复发。我中心将三氧气体注射到受损的神经根旁,由于三氧具有良好调整神经的功效,发挥其局部消炎、镇痛、营养神经作用,王某带状疱疹神经根痛症状很快消失。
患者张xx性别:女年龄:57岁
病情介绍:患者主因:反复双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10天收入院。以“双膝骨性关节炎”收入院,入院行疼痛科中西医结合治疗,住院4天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眼睑外侧及左侧面部局部烧灼痛,随后皮肤出现红色不规则红斑,并有部分水泡出现,无皮屑,诊断“带状疱疹”。
治疗过程: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剂量依次为臭氧20ug/ml;25ug/ml;30ug/ml;40ug/ml;40ug/ml;40ug/ml)3天后,局部灼痛明显好转,经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6天,红斑消退,水泡结痂,无疼痛。
患者xx女年龄:32岁
主因:右侧腰背部疼伴红斑水疱3天,加重1天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5天前自觉患感冒出现左侧头疼,疼痛在头部左前额部,疼痛性质为刺痛,放射至后枕部,3小时后左前额部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绿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且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疼痛逐渐加重,自行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1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且眼睑部出现潮红斑,今为系统治疗,来我院我科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院。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偏振光治疗、经治疗2天后水疱开始结痂,疼痛有所缓解,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6次后出院,结痂部皮色变淡,后期回访;无再复发,无疼痛。
以上案例由中德卡特三氧医学中心客户提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三氧的作用机理
臭氧: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应用臭氧治疗时,臭氧可作为生理激活因子,刺激体内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皮内注射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能够迅速镇痛、显著地减少组织充血和水肿,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同时增加局部组织的氧供。一项临床观察指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可迅速缓解疼痛,对治疗PHN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臭氧大自血疗法已经比较成熟。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①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白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起到激活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②抑制病毒生长复制的作用。③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氧浓度、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④调节脑血管的功能,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叶雷等研究发现在常规的抗病毒、镇痛、增强患者免疫力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臭氧大自血疗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爆发痛次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附:论文介绍
如需更多三氧临床文献请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