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冬鑫
首都医科医院
这一期我们来谈前庭-眼反射。前庭-眼反射是指当前庭外周感受器受到刺激时,支配眼外肌运动的反射通路,目前临床上很多前庭功能检查都是基于前庭-眼反射的,例如耳石检查、冷热试验、转椅试验、甩头测试等。这期主要以表格和动画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一、头部运动对于半规管的兴奋/抑制作用
继续上期遗留的小问题,我们详细分析了转头这个动作对于水平半规管的刺激,即向左转头使左侧水平半规管兴奋,同时使右侧水平半规管抑制;向右转头使右侧水平半规管兴奋,同时使左侧水平半规管抑制。
要想让半规管受到最大程度的刺激,一定要把半规管放到运动平面上,例如,如果要使水平半规管受到最大刺激,那么我们应该低头30°(图1),将水平半规管完全置于水平面。同理,要想使前、后半规管受到最大刺激,我们也需要将其放置在运动平面。为了便于我们身体的运动,我们通常选择矢状面作为前、后半规管的运动平面,这样,我们只需要通过后躺和起身两个动作,就可以刺激到前后半规管。如果头部保持正前位,直接向后躺还不能使前、后半规管受到最大刺激。需要先向左或右转头45°,再向后躺,这样将前、后半规管完全置于矢状面内,才能使其受到最大的运动刺激。若向左转头45°再向后躺(图2、图3),这个动作是将左后和右前半规管置于矢状面内;若向右转头45°再向后躺(图4、图5),这个动作是将右后和左前半规管置于矢状面内。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头部运动对于三对半规管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总结如下表:
动作
兴奋半规管
抑制半规管
向左转头
左水平
右水平
向右转头
右水平
左水平
向左转头45°由坐向后躺
左后
右前
向左转头45°由躺至起身
右前
左后
向右转头45°由坐向后躺
右后
左前
向右转头45°由躺至起身
左前
右后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一个半规管的兴奋和一个半规管的抑制,这类似骨骼肌运动中主动肌和拮抗肌的相互作用。牢记运动对于半规管的影响,是为了更好的记忆半规管对于眼外肌的支配。
二、眼外肌的运动
眼外肌就是在眼球外面的肌肉,与前庭系统有关的眼外肌有六块肌肉,包括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先让我们全方位的了解一下六块眼外肌的位置,以左眼为例,如图6至图8所示。
图6
图7
图8
每块眼外肌单独兴奋时对眼球运动的支配作用如下表所示:
眼外肌
对眼球的主要作用
对眼球的次要作用
内直肌
内转
无
外直肌
外转
无
上直肌
上转
内旋、内转
下直肌
下转
外旋、内转
上斜肌
内旋
下转、外转
下斜肌
外旋
上转、外转
下面用动画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眼球“转”和“旋”这两个动作。
左转右转上转下转左外旋右内旋左内旋右外旋实际上眼球是在三位空间中运动的,但是从我们肉眼观察到的眼球运动就是平面上单纯的上、下、左、右和扭转的运动,相当于眼球运动在冠状面上的投影。眼球绕垂直轴的左转和右转投影在冠状面上分别是向左和向右运动,绕冠状轴的上转和下转则对应向上和向下运动,而绕矢状轴的扭转,在冠状面上没有明显的位移运动,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眼球在顺、逆时针的扭转。
三、半规管兴奋对于眼外肌的支配
我们将上述内容结合起来,就将头部运动与眼部运动建立起了联系。肌肉只有两种状态,收缩和静息。若半规管兴奋,会使相对应的眼外肌收缩;若半规管处于静息或抑制状态,那么相对应的肌肉也处于静息,具体的支配作用如下表所示:
半规管兴奋
眼肌兴奋
眼球运动
左水平
左内直、右外直
左眼内转(向右),右眼外转(向右)
右水平
右内直、左外直
左眼外转(向左),右眼内转(向左)
左后
左上斜、右下直
左眼内旋,下、外转(下左);
右眼外旋,下、内转(下左)
右后
右上斜、左下直
左眼外旋,下、内转(下右);
右眼内旋,下、外转(下右);
左前
左上直、右下斜
左眼内旋,上、内转(上右);
右眼外旋,上、外转(上右)
右前
右上直、左下斜
左眼外旋,上、外转(上左)
右眼内旋,上、内转(上左)
看着这样一个表格,各位肯定会感到无趣甚至崩溃,那么就记住以下的动画吧!
左水平兴奋右水平兴奋左后兴奋右后兴奋左前兴奋右前兴奋个人认为,知识分两种,一种是你只要知道它在什么位置,需要用时及时查找就好了;另一种则是要牢牢记在脑子里的,形成条件反射。那么今天的内容,希望大家结合表格和动画,牢牢记在脑子里!下期为大家带来耳石检查的相关内容~
医院科研转化产品
防雾霾防过敏口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