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浮针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7O例,均应用浮针疗法

治疗,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结果:7O例患者总有效率88.6,病程≤3个月的患者显效率明显优于病程3

个月的患者(PO.01)。结论: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浮针疗法不仅镇痛效果好,且可有效预防神经痛。

浮针疗法;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镇痛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_l_.治疗多采用神经阻滞疗法,但疗效欠佳。本文采用浮针疗法治疗HZ和PHN患者7O例均有明显疗效,其中HZ更优于PHN患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7O例,男3O例,女4O例;年龄24—85岁,平均64岁,5O岁4例,5O一7O岁38例,7O岁28例;病程3d一24个月;HZ(病程≤3个月)52例,PHN(病程3个月)18例;发病部位在三叉神经区7例,颈椎区4例。胸椎区49例,尺神经区5例,坐骨神经区3例,坐骨神经并骶区2例;均为单侧发病。1.2方法7O例患者均采用浮针治疗:在病痛区神经远端选2—3点,针尖指向神经出口处;右手持特制浮针,与皮肤呈15—35。角刺入5rnn3,略达肌层后稍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后再沿皮下向前推进25—35mnl,达深度后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左右摇摆,使针体作扇形运动,完毕后抽出针芯,胶布贴附留于皮下的软套管,在进针点处用小干棉球盖住针孔后用输液贴贴附,留针24h后拔针。间隔1d后再针刺,5次1个疗程。1.3评定标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VAS改善度≥7O为显效.≥3O为有效,3O为无效。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率表示,检验。2结果7O例患者经过1—5次的治疗,结果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8.6;各年龄段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Z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PHN患者,见表1。7O例患者中就诊时病程1周64例,均口服镇痛或镇静药,治疗期间87.5患者用药量减少或不用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出现晕针现象2例,经处理后缓解,未影响继续治疗。对HZ患者随访3个月,年龄≤7O岁的37例患者中转化为PNH仅1例;70岁的15例患者中有3例转化为PNH(20);18例PHN患者随访1个月,疼痛程度减轻13例,无明显变化5例。

3讨论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疼痛剧烈,皮疹常于发病2—4周愈合,但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可转化为PHN,并可引起持久明显的疼痛和烦恼一一。本文采用的浮针疗法有镇痛、促进组织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等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减轻。PHN疼痛是临床中难治病种之一.目前尚无治愈的有效方法本文HZ浮针治疗无效的患者仅3例(5.8),而PHN5例(27.8),表明HZ急性期应用浮针治疗,不仅镇痛效果良好,而且对预防PHN有效。浮针疗法对针刺的方向要求较为严格,针尖必须由远而近地直达病痛部位.偏差后效果不佳,如果针刺方向偏离进针点与痛点的连线超过2O。或由近而远地反方向对着病灶成。,则疗效大受影响。治疗期间出现的晕针应着重预防,对初治患者应消除其紧张情绪,同时选择适合的体位,手法要轻;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其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及早采取处理措施_3]。目前浮针疗法的研究和应用仅只是作为症状治疗的一种手段,在对HZ治疗时还必须配合病因治疗。

[1]赵俊.张立生.疼痛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一l44.[3]刘宝华。朱绪文.浅析浮针疗法[J].针灸I}缶床杂志、、14(4):29—29.

浮针、腕踝针特色疗法临床应用专题研修班,现场发放大量针具,保证学员充足的现场练习时间,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启才主讲,

04月24日--04月27日(24日全天报到)长春举办,

5月15日--05月18日(15日全天报到)北京举办,

5月20日—5月23日(20日全天报到)福州举办









































鐧界櫆椋庣殑鍗卞
鐨偆鐧界櫆椋庡浣曟不鐤?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cr/7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