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莫名爆“痘”
竟然是“缠龙疮”
开始是后背爆了个“痘”,后来慢慢扩大成一团,有痒、痛等不适感。
和很多患者一样,医院皮肤科,林女士并不知道自己得的这种病就是东阳侬口中的“缠龙疮”。
“缠龙疮”又叫圈腰龙、蛇缠疮,也就是带状疱疹。
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周慧介绍,带状疱疹由一种叫“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常见疱疹性皮肤病。
周慧
皮肤美容中心副主任
简介:周慧,硕士,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委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美容分会青委会委员。擅长:皮肤色素痣及皮肤肿物治疗;皮肤镜检查;肉毒素注射治疗多汗、面部潮红、除皱、面部提升年轻化;各类皮肤问题的激光治疗;光子嫩肤及常见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就会跑出来,从而发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感觉神经分布区,主要表现为红斑、水泡,并伴有疼痛,临床上以胸背段最常见,可高达55%,其次还有腰段、颈段,以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宅”家不动
警惕带状疱疹“趁虚而入”
当我们的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紧张、生活压力大、感染、感冒时,就可能引发带状疱疹。
非常时期,不少人“宅”家少动,生活节奏变慢,缺乏适当的身体锻炼,饮食作息不规律,反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面对疫情,一些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紧张等情绪,这些都可能给病毒可乘之机。
当潜伏于人体的病毒被激活后,人们就会出现低热、全身不适、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局部出现瘙痒、灼热、神经痛等;少数患者发疹后才出现痛痒感。
在出现症状1~4天后,发病部位出现红斑,继而长出集簇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疹,后变为水泡,在数日内破裂,露出糜烂面,后干燥结痂。
痂皮脱落后可留有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预后不留瘢痕。
有时可伴有2~4周的临近淋巴肿大及阵发性针刺样疼痛。
以下人群要尤其注意提防带状疱疹:
1.全身抵抗力下降的人,如老年人、久病体虚者及过度劳累者。
2.患有慢性传染病、感冒或感染性疾病的人,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3.免疫力低下的人,如糖尿病、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及做过器官移植的人。
4.外伤、烧伤、放射治疗、中毒患者及某些受过精神创伤的人。
5.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使用某些药物的人,如砷剂、锑剂、免疫抑制剂者。
6.恶性肿瘤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癌症患者及艾滋病患者。
后遗症是不可言喻的“痛”
皮损愈合,其实并不代表“好了”。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影响是对神经的破坏,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这是一类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根据临床经验,多种因素与之相关,如高龄、发病部位接近头面部或上肢、有反复带状疱疹病史、疱疹范围较大、疱疹愈合较慢、治疗不及时、疼痛出现时间较早、情绪焦虑抑郁等。
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
规范化治疗后,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病程可能较长,短则数周,长则数年。
还有许多人担心,身边人得了带状疱疹,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其实,带状疱疹传染性不强,只要不是患者的疱液直接接触健康人的皮损部位,是不会传染的,带状疱疹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和胃肠道传播。
特殊时期
简单4招预防带状疱疹
专家提醒,预防带状疱疹应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使病毒无可乘之机。
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睡眠
增强自身抵抗力,最简单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睡眠。宅家期间,需规律作息,不宜熬夜。
合理膳食,居家也需锻炼
特殊时期,可以居家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强身健体。注意饮食,清淡适宜,荤素结合。
尽量躲开“水痘”
以往得过水痘的患者会更容易患带状疱疹,所以要避免接触水痘患者。
超过50岁需特别注意
年龄也是带状疱疹重要因素,几乎所有超过50岁的人都暴露在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中。
此外,如果你存在以下情况,如感冒、压力大、工作太累;受伤或术后,更要做好身体的“日常维护”。▲
部分资料参考:生命时报
医院名片
点亮
告诉更多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