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治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varicella-zosterVirus,VZV)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沿神经带状分布、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疱疹为特点,疼痛明显,愈后极少复发。本病传染性很小,带状疱疹患者不能直接传播带状疱疹病毒,但能在易感人群中造成水痘流行。其传播途径仍为“皮肤-空气-呼吸道”。小儿感染VZV(初发感染)临床表现为水痘,成人表现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感染在成人约占10%~20%,但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多见。局部外伤、部分系统疾病和急、慢性传染病及中毒等为常见促发因素。

症状体征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

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疱浆混浊而吸收,终呈痂壳,1~2周脱痂,遗留的色素也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有超过8周者。

口腔黏膜的损害,疱疹多密集,溃疡面较大,唇、颊、舌、腭的病损也仅限于单侧。第一支除额外,可累及眼角黏膜,甚至失明;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此外,病毒入侵膝状神经节可出现外鼓膜疱疹,表现为耳痛、面瘫及愈后的听力障碍,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疹后的神经痛持续较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半年以上。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春秋季多发,儿童较少见。发病前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患侧皮肤开始有烧灼感、疼痛,局部张力增加。继之皮肤陆续出现不规则红斑,成簇的疱疹,呈粟粒大小透明水疱,周围有红晕,7~10天结痂脱落,多数2~4周愈合。VZV可侵犯面、颈、胸、腰部神经,15%~20%侵犯三叉神经,极少数情况下,可侵犯运动神经,如面神经。重者可并发肺炎、脑膜炎。根据所侵犯的神经,疱疹呈特征性的带状分布,多为单侧,不超过中线。VZV若侵犯第一支,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若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可发生面瘫、外耳道耳翼疼痛、耳部带状疱疹、口咽部疱疹、耳鸣、味觉下降等,称为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或称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随年龄增长,症状也加重,病程延长。有些患者在疱疹愈合后,仍有神经痛症状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呈带状分布的疱疹性皮肤病。常发生在一侧胸胁、腰肋及头面部。本病是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从呼吸道侵入感染引起。多数人被病毒感染后并不立即发生临床症状,而是潜伏在脊椎后根神经节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因感冒、过度疲劳发病时候,该神经分布区出现带状疱疹。艾灸方法:艾条温和艾灸法艾灸穴位:大椎、夹脊、肝俞、曲池、太冲、合谷、足三里、内关、阿是穴艾灸时间:5-10分钟、每日一次肝经火盛带状疱疹

考虑热毒炽盛

予龙眼穴、龙头穴、龙尾穴、局部病灶刺络放血拔罐治疗。

中药予以小柴胡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减治疗。

处方如下:瓜蒌壳30g、瓜蒌仁30g、甘草9g、红花6g、柴胡15g、黄芩15g、当归9g、白芍15g、生地20g、丹参15g、夏枯草15g、醋元胡9g。7剂,1剂/d,水煎分两次服。

治疗一周余,诸症消失。

A.龙眼穴放血: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

指关节尺侧面上(第二、三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局部常规消毒

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挤压,即有黄色黏液或血溢出,挤出1~2滴即可。

B.龙头、龙尾点刺出血:疱疹最先出现处称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之端称为“龙头”。其放血部位应在“龙头”之前,“龙尾”之后。局部常规消毒后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罐,以求恶血尽祛。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净该处不必包扎。

龙眼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小肠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刺之放血能泻心火又可活血化瘀通经络。

龙头、龙尾是指疱疹延伸方向的始末,在其疱疹发生部位的前(龙头)与后(龙尾)刺破出血,再加火罐拔尽恶血,此法控制了病势的发展,俗称“截法”

冯医生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cr/243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