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带状疱疹图片
带状疱疹症状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传染
面部带状疱疹

六大药物轻松搞定面部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2周以上的婴儿及青少年和三四十岁的成人,人群患病率约为3%。

脂溢性皮炎病程慢性易复发,常需要多次或长期维持治疗,其中外用药物主要分为抗炎症、抗真菌和角质溶解3类药物。本文在此综述面部脂溢性皮炎的首选药物(A级推荐:有良好的科学证据,基本上没有禁忌证就可使用)

1

吡美莫司

吡美莫司属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已有2项临床试验(包括1项高质量和4项低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吡美莫司乳膏(每日1~2次,治疗2~8周)可改善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性研究提示,吡美莫司乳膏疗效与17-戊酸倍他米松乳膏、2%酮康唑乳膏及1%氢化可的松乳膏相似,不过前者更易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和烧灼感。

2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同样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转录。已有3项临床试验表明他克莫司乳膏(每日2次,治疗12~24周)的有效性。同时,他克莫司每周使用2次比每周1次能更好地控制复发。

3

酮康唑

酮康唑具有抗真菌作用,并可通过抑制白三烯生成而介导炎症反应。已有2项随机临床试验证实2%酮康唑泡沫凝胶(每周1~3.5次,治疗4月)或乳膏(每周2~3次,治疗4周)可明显减轻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不过治疗后2~4周疾病常有明显复发。

4

环吡酮胺

环吡酮胺兼有抗真菌和抗炎症作用,已有2项临床试验证实1%环吡酮胺乳膏(每日1次或2次,治疗28天)可有效减轻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其有效性不差于2%酮康唑凝胶。在不同地区环吡酮胺还有多种其他剂型,例如1%或1.5%洗发露及0.77%软膏。

5

葡萄糖酸锂/琥珀酸锂

锂剂兼有抗真菌和抗炎症作用,且可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NF-κB和STAT等通路。已有2项临床试验表明葡萄糖酸锂(每日2次,治疗8周)和琥珀酸锂(每日2次,治疗8周)可有效减轻面部SD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研究证实8%葡萄糖酸锂乳膏在改善红斑和脱屑方面的疗效优于2%酮康唑乳膏。目前葡萄糖酸锂和琥珀酸锂主要在欧洲上市。

6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普遍,但缺乏高质量研究。即便是面部脂溢性皮炎,亦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且患者对此药依从性差。Uptodate建议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每日1~2次,治疗至症状消退),但并无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糠酸莫米松属于强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症作用,可诱导脂皮质素产生。有1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比较了0.1%糠酸莫米松乳膏和1%氢化可的松乳膏用于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结果证实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但副作用高于后者,据此学者将糠酸莫米松定为B级推荐(可以使用但应注意其证据并不充分)。

其他治疗

其他B级推荐药物为:甲硝唑、烟酰胺、费拉芦荟、茶树油和苏里南苦木,其他C级推荐(相当于不推荐)药物为:联苯苄唑、舍他康唑、氟康唑(或仅可用于重型/难治性病例)、钙泊三醇、他卡西醇和透明质酸。

编辑:于昉

投稿及合作:yuf

dxy.cn题图:shutterstock

主要参考文献[1]GuptaAK,VersteegSG.Topicaltreatmentoffacialseborrheicdermatitis:asystematicreview[J].AmJClinDermatol.;18(2):-.[2]







































白癜风费用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cpin.com/dzbzcr/227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