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又叫“生蛇”、“缠腰龙”。
这种疾病发作后最明显的特征:疼!疼!疼!如针刺、电击、捶打.....
那种疼,谁得过谁知道,不少父母曾被它折磨过~
带状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发疹前常有一些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疹时患处皮肤首先出现潮红斑,随后出现成簇状分布的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分布,一般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不超过正中线。除了皮损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发病“元凶”,该病毒通常经飞沫和接触传播,初发感染引起水痘。
在得过水痘后,残余的病毒会潜伏在我们身体的脊髓后跟神经节处,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从而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转移到皮肤处引起带状疱疹。
哪些人群或者因素容易得带状疱疹?
50岁以上成人、老年人、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机械性创伤、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的诱因。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
发疹前常有一些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以及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
(2)皮损表现
发疹时患处皮肤首先出现潮红斑,随后出现成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的丘疹,继而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晕。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分布,一般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不超过正中线。水疱随后会干涸、结痂脱落,可能会有遗留色素沉着。一般皮损持续2-3周,老年人大概为3-4周。
(3)神经痛
除了皮损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神经痛。神经痛可以在发疹前、发疹时或者皮损痊愈后出现,疼痛可以表现为钝痛、跳痛等,通常伴有烧灼感。老年、体弱患者疼痛程度会更剧烈。
根据疼痛性质,可将PHN分为4种类型:
①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痛,常持续性发作;
②电击样痛、撕裂样痛或者放射样痛,间断性发作;
③触觉和痛觉超敏;
④感觉过敏、感觉障碍和感觉异常。
疼痛的程度不同,有的较为轻微,有的则难以忍受,疼痛等级甚至高于分娩、癌痛,使人产生焦虑、睡眠障碍、抑郁等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据调查,60%的患者曾经或经常有自杀想法,80%患者家属表示,照顾患者对其生活造成了中重度影响。
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接种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市场上可用的带状疱疹疫苗是Shingrix,它已被广泛认可为首选疫苗。咨询医生或前往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接种。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良好的卫生规范有助于减少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包括经常洗手,避免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并避免触碰眼睛、鼻子和口腔等易受感染的区域。
(3)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更能抵抗病毒感染。这包括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和减少压力。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因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如果曾经患过水痘,应注意避免与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个体接触,因为这可能增加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
(5)及早治疗:如果出现了带状疱疹的症状,如皮肤上的疼痛、红斑和水疱疱疹等,请尽早就医。及时的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也无法完全消除带状疱疹的风险。因此,对于高风险群体(如年龄较大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